close



逛大街,看細節,
克羅埃西亞首都札格雷布,是大城,
是許多故事串起來、編織而成的。
大城小調,雋永、清新。
沒錯,這四個看來不相干的主題,是我要說的故事。
 


到了外地,總想買些紀念品,
在往札格雷布的路上,領隊就可以買的東西一一說明,
其中最特別的一項是領帶。
有沒有搞錯?在克羅埃西亞買領帶?
聽了領隊的解釋,只能說自己太孤陋寡聞了。



話說男士的領帶,至少有四 百年歷史。
有關它的起源,儘管有各種傳說,但都同意是來自歐洲,
而且是來自克羅埃西亞。
 


根據史料記載, 1668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巴黎檢閱克羅埃西亞的傭兵,
他們除了穿著威武的制服外,還在膀子上繫了一條領巾,
顏色不一,個個神采飛揚,引起了巴黎人士的注意。
路易十四極為讚賞,並當眾宣佈,以領結為高貴的標誌,
要上流社會人士都作如此裝扮。
有了這個原因,克羅埃西亞大力推銷國產的領帶,也就不足為奇了。
每年的十月十八日還慶祝國際領帶日。


在札格雷布的商業街、購物中心,處處可以看到領帶店。
由於質料、花色、款式不一,價格也就不同,
要買,當然要看自己的喜好,還有預算。
 


市區中,不管是老城區還是熱鬧的下城區,
處處可以看到雕像,有對個人的尊崇、有神話故事、有野獸,
不同雕刻家,不同手法、給人不同的感受。




其中在國家劇院正門前的噴水池「生命之泉」(A Well of Life),
是1905年委託雕刻家麥許特洛維克(Ivan Mestrovic)創作的作品。
男男女女圍著一口井,表情各異,
是對水的渴望?對伴侶的渴望?對生命的追求?頗值得玩味。
 


再翻看資料,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創作者麥許特洛維克( 1883~1962),
被譽為文藝復興時期以來最偉大的雕刻家、巴爾幹地區的英雄,
克羅埃西亞各地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
他早於1911年就在巴黎小皇宮展出作品,轟動一時,
同年在羅馬展出,
他以柯索沃人1389年抵抗土耳其人的英勇表現為主題所作的青銅與石塊雕像,
奠定在藝壇的地位。



藝術家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他堅守立場,
反對奧匈帝國及納粹德國,
對於促成南斯拉夫的建國,也有間接的鼓吹力量。
還曾經因為與當局的理念不合而入獄。


(克羅埃西亞為大師所發行的郵票)

他一生從事雕刻創作,作品豐沛,揚名歐美。
戰後,他選擇居住美國、教學、創作。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第一次為仍在世的雕刻家舉行個展,就是他。
1954年入籍美國,當時的艾森豪總統親自為他在白宮舉行宣誓儀式。
1962年在美逝世。南斯拉夫把他遺體迎回克羅埃西亞,
並且在德爾尼斯(Drnis)為他建了一個陵墓。



克羅埃西亞因為歷史、地理因素,處於東、西歐之間,
長期受到威尼斯統治,和義大利隔著亞德里亞海相望,
兩岸藝術家交流頻繁,刺激克羅埃西亞的藝術創作。
 


克羅埃西亞人以曾經擁有的為傲,也不忘創新。
在上城的歷史古道漫步時,
一個櫥窗內的漢字手冊吸引住我們的眼光。
「失戀博物館」,好特別的名稱,第一次聽到的主題。



再仔細端詳,不錯,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s。
雖然團體活動,沒有安排入內參觀,還是忍不住推門入內瞧上一眼。
空間不是很大,但是陳設簡明,主題突顯。



展間一把斧頭高掛,下面附上捐贈者一段文字說明。
一位德國女士曾和另位女性同居,她的伴侶卻在她出差赴美時移情別戀,
她把這個情人趕出家門,奈何情傷之下還要面對伊人留下的家具,
於是買了這把斧頭,把那些家具每天砍一點,碎片並不丟棄,作為心境的反映。
兩週之後,那位同伴回來要拿回家具,看到的是一房間刻意堆積整齊的木塊,
結果是,那人帶走了砍碎的木片,從此一去不回。
而斧頭成了她「療傷」的工具。
 


展示品本身也許很平常,但每一件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
捐贈者可以決定是否要公開展出。
 


再看博物館的簡介,開宗明義即指出,
不同於一般教人走出失敗戀情的「破壞性」作法,
本博物館提供一個透過創作,撫平崩潰感情的機會
~把曾經讓你情傷的任何物品,包括書信、照片、錄音、錄影、用品,捐出來,
加上你的故事,和人分享。


 

這個奇特的發想居然是來自一對交往四年後分手的戀人,
兩人都是以札格雷布為主要活動地點的藝術家,
一是電影製作人Olinka Vistica,一是雕刻家 Drazen Gruisic。
分手之初,曾經玩笑的說要把共同生活的記憶物品設置一博物館。
一直到三年之後,即2006年才認真付諸實行,
他們向友人「募集」他們分手後留下的物品,並公開展示。
他們認為,博物館就是要提供一個空間,
為人們保存失戀關係中曾經有的,
摸得到、摸不到的「遺產」、包括情緒和記憶。

 

一開始,他們在各地作巡迴展出,反應良好。
2006年~2010年在歐洲、非洲、美洲及亞洲各國展出,吸引了20萬觀眾。
2010年,在札格雷布租下現址,成立了當地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第二年,得到歐洲博物館協會頒贈的Kenneth Hudson獎,
表揚他們對「博物館」角色的創新、不尋常甚至挑戰作法,
鼓勵人們討論、面對脆弱的人際關係,
還包括了「故事」周邊的政治、社會、文化等環境。


(台北展出的海報)    (札格雷布孔子協會與失戀博物館合作製作的海報)

很巧,也值得一提的是,看到這個博物館的網站,
他們最近和札格雷布大學及當地的孔子協會合作,要把展品翻譯成中文。
 此外,他們即將於七月間在台北市華山文創區展出,
跟台灣民眾徵集「展品」的活動也剛結束。



在大城中逛累了,總要找個地方歇個腳,或是上個廁所。
我們領隊的哲理是:「上個廁所要付5Kn(克羅埃西亞幣,約新台幣25元,
但自7月1日加入歐盟後改用歐元),一個冰淇淋或一杯咖啡,只要7~12Kn,
何不嚐一下當地的風味,還可以借用洗手間呢?」
 


於是在他的推薦下,我們在商業區找到了札格雷布有名的冰淇淋店。
果然種類繁多,多達40種,還有各種冰淇淋蛋糕、甜點,自然是高朋滿座。
原來,這家店是個成立了30年的家庭企業,商品受歡迎到幾乎已成了札格雷布的「地標」之一。



根據這家店提供的「情報 」,冰淇淋最早是1295年馬可孛羅從中國帶回義大利,十分受歡迎。
十七世紀開始席捲全歐洲,到了十九世紀,隨著冷凍工業的進步,冰淇淋開始普及,推陳出新,
達到今天的「地位」。
 
哇,大城中有太多的小故事等待你去挖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tt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