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9211.JPG修正.JPG

「到瀨戶內海跳島遊」,這個念頭在心中已醞釀好久。聽到友人計畫前往觀賞三年一次的藝術祭秋季展,立即決定加入同行。在瀨戶內海七個整天,除了一天在高松外,我們六天到了九個小島,觀賞七十餘件大大小小各國藝術家的作品。全部行程順利完成,不是誇張,這真是一場「德智體群美」的震撼教育。

CIMG6159.JPG修正.JPG

日本瀨戶內海跳島遊覽,好浪漫!

CIMG8911.JPG修正.JPG

(來自台灣的藝術家王文志,連續四屆應邀展出的作品「小豆島之戀」)

CIMG9073.JPG修正.JPG

(台灣的藝術家林舜龍展出「跨越國境」系列之三「波」)

三年一次的瀨戶內海藝術祭今年是第四屆,春、夏季已結束,秋季展於9月28日火熱登場,聽來就好美。託老友朱小山之福,加入她提調的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之行,並且在第一天就直奔直島,開始跳島之行。
CIMG6841.JPG修正.JPG
要賞景,又要欣賞來自不同藝術家的創作,兩者得兼,絕對需要一定的智慧,妥善規劃行程,才能在有限時間內作最大的利用。同行人員決定後,立即分工各自設計一天行程。

IMG_9431.JPG修正.JPG

(伊吹之根內部,無數的鏡片反射)

行前,看資料、聽演講,密集惡補。這才發現,這是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海外旅行。愈深入瞭解這個藝術祭的情況,愈覺得要盡興,一定要頭腦清楚,而且可以隨機應變,尤其如何安排各小島上的交通,是很大的學問。

CIMG6134.JPG修正.JPG

瀨戶內海為日本列島的本州、四國、九州三大島包圍,東西約450公里,南北約15~55公里,是日本最大的內海,與沿岸地區合稱為「瀨戶內」。全日本共有大小島嶼6,800餘個,有人居住的有400多個,其中3000個散佈在瀨戶內海中,有人居住的約300餘個。

CIMG7817.JPG修正.JPG

(在渡輪上眺望連接岡山與香川縣的瀨戶內海大橋)
自古以來,各島之間往來的船隻,在停泊補給中不斷帶來新的文化與生活方式。與固有文化融合成獨特的傳統習俗,和美麗的風景一直延續下來。但是,在追求全球化、效率化下,各島人口減少、老齡化加劇、地區活力下降,島嶼的特性日漸流失。福武財團理事長福武總一郎有鑒於此,提出舉辦藝術節方式,在各島設置藝術作品,帶動遊客造訪,讓諸島恢復昔日自然與人類交相輝映的盛況。

CIMG8691 (11).JPG修正.JPG

(2010年落成的豐島美術館由裏到外都讓人驚艷)

2010年第一屆藝術祭登場,原本等著看笑話的人驚呆了。按照計畫,每三年一次,雪球愈滾愈大,參與的藝術家愈來愈多、吸引的遊客愈來愈多,已成為眾人引頸企盼的藝術界一大盛事。
志工群像.jpg

CIMG8726.JPG修正.JPG

除了藝術祭主辦單位本身的員工,大量的志工加入協助遊客。參與計畫的各島居民也全體動員,投入接待訪客、提供膳食。地方上的交通密切配合,接駁車、公車,經過精密的演算,一站接一站換車,算好時間,總能順利抵達目的地,提供外來遊客最大的便利。

CIMG7711.JPG修正.JPG

CIMG7723.JPG修正.JPG

(本島展出的天空織網,串起各個島嶼共襄盛舉)

在賞景之餘,深切感受到主辦單位的動員能力,那是一張密密麻麻的網,精準無誤的演練、推算結果,是群體力量的呈現,置身其間,一股莫大的能量籠罩在四周。

證照乘車船券.jpg

主辦單位貼心的在官網上,提供詳盡的資訊和教戰手冊,包括購買聯票〈或簡稱護照,除了極少數美術館之外,可以憑証參觀各藝術品展出,節省許多費用〉、一連三日使用的渡輪票,除高速船外,時間到,直接排隊登船,省時省錢;善用公車一日券,經濟實惠,物超所值。另外,下載官方APP,可以隨時接獲有關展覽的最新資訊。

CIMG8325.JPG修正.JPG

CIMG7084.JPG修正.JPG

CIMG8081.JPG修正.JPG

秋季展一共在12個島上設置藝術品,當然在有限時間內不可能全部去到、看到,就看你怎麼規畫、有所取捨了。主辦單位還提供了若干旅遊路線,有專車、包船、導遊,每個路線帶著走訪兩個以上的島嶼、介紹藝術品。

瀨戶內海地圖.JPG

CIMG7552.JPG修正.JPG

我們選擇了秋季限展的兩條路線,看了瀨戶內海最西邊的四個島(9月29日前往最西邊的伊吹島和粟島;9月30日前往高見島和本島),這是一般情況下不太可能自己前往的。雖然花了一點錢,但是節省好多體力、時間,十分划算。
CIMG7100.JPG修正.JPG
(高見島的公用廁所,經過包裝也成了藝術品,不過,依然可以使用,方便遊客)

CIMG8680.JPG修正.JPG

(很多展場需要脫鞋人內)

一行下來,有跟團的、有自己規畫的,九個島大小不一,各有特色。行前,導遊會提醒,旅遊須知也註明:「所有垃圾,自己攜回丟棄,不要留在島上」、「島上資源有限,最好自己準備足夠的飲用水」〈實際上各島都有販賣機,可以補充水分,問題不大〉、「有計畫利用港口或是渡輪上的廁所」。特別強調:「不要打擾到當地居民的生活,但是可以親切打招呼」等等。至於「遵守展場規定」等,不在話下。我們也樂於遵守,證明我們是受過教育、有品德的。
CIMG7825.JPG修正.JPG
CIMG7805.JPG修正.JPG
(9月30日下午3:10造訪本島遊客統計)
是的,藉著藝術品吸引外來的遊客,是要「活化」各島的居民,把他們動員起來,絕對不能帶給他們負面的影響。

與作品互動.jpg

沒有什麼藝術細胞,個人參加此行,主要目的在欣賞瀨戶內海的美景,藝術品其次。在同伴帶領下,睜開眼,欣賞不同國度藝術家的創作,真是大開眼界。有的讓你莞爾、有的讓人讚歎不已,有的或許匪夷所思。不過,再細細欣賞,其實每個島、每件藝術品都能配合各島的特性,有特定的主題。很多在破舊房舍中的裝置藝術,賦予新意,在懷舊之外,喚醒眾人重視環境、尤其海洋生命,發人深省。

CIMG9149.JPG修正.JPG

(小豆島上近大部地方的山頂巨型佛像)

一路走來,最重要的是要有好體力,要能走、能站….。託天之福,每天一早從高松港出發,八點出門、八點回到港口,每天走路在一萬五千步以上,兩腿如鉛重,幸好所住旅館有溫泉,可以略為舒緩痠痛,第二天再衝刺。如此,整整六天,如期達標,完成任務,忍不住為自己鼓掌歡呼。

CIMG7851.JPG修正.JPG

CIMG7865.JPG修正.JPG

走趟瀨戶內海藝術祭,接受德智體群美育的洗禮、是場紮實的震撼教育。細節且容我慢慢回味、敘說。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秋季展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ttyyu 的頭像
    bettyyu

    bettyscyu的網路日誌

    bett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