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IMG8605石碑與大佛ws.JPG      

雨水,把原本清冷的空氣沖刷得更乾淨。站在看台,遠山的大佛像清晰可見。

須彌山,是六盤山脈的支脈,海拔1800公尺。須彌山石窟位於山的東麓,南北長1800公尺,東西寬700公尺,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十大佛教石窟,古代絲綢之路沿線著名的石窟之一。

CIMG8725.JPG 

須彌山石窟腳下的兩山之間的小道,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關隘:石門關(古稱石門水),這裡一度是唐朝的國門,也曾是宋和西夏兵戎相見的戰場。就是眼前的這條絲綢之路,既孕育了須彌山石窟,也見證了佛法東來、絲綢西去。

CIMG8573須彌山油畫2.JPG 

在須彌山博物館,魯迅美術學院李武、周福先教授以油畫,再現盛唐時須彌山蒼松掩映、古剎林立、鐘聲環繞、香煙裊裊,僧侶往來穿梭石門關情景。      

須彌是梵文Sumern的音譯,為「寶山」的意思。佛經中的須彌山高大無比,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且有日月環繞。歷史上把石門關側的山稱為須彌山,自然增加了須彌山的神秘性和濃郁的佛教色彩。

CIMG8715.JPG 

這一帶重巒疊嶂,松柏青翠,流水環繞,景色秀麗,距離歷史上的西北軍事重鎮、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的重鎮固原,只有55公里。佛教從東漢時期傳入中原之後,漸漸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到南北朝,佛教成為「國教」,開窟造像蔚然成風。皇室帶頭造像、開窟。1500年前,北魏孝文帝選擇這個紅色砂岩山區,開始開鑿石窟造像,也是理所當然。從北魏經隋唐歷代陸續開鑿,達到最盛期。

 博物館文物.jpg     

到須彌山石窟參觀,博物館是第一站。「這裡所有造像都是複製品」,導覽員坦誠以告,但是,以欣賞藝術品心態認識佛教東傳經過、興盛、衰落、再興,倒是很好的地方。

 杏樹臺.jpg

在實地參觀石刻造像之前,導覽員先把我們帶到「杏樹臺」。只見滿園杏花燦爛,完全不受陰雨的影響,燦爛奪目。在這裡,不但可以遠眺對面山壁上的石窟,更重要的是,在唐朝,這裡有著規模龐大的佛教寺院「景雲寺」,如今只剩一木牌供憑弔。

 CIMG8694石窟群.JPG         

1920年一場海原大地震,石窟受到嚴重毀損,很長一段時間遭人遺忘。直到1950年代隨著文物考古工作的發展,須彌山石窟才重新為世人所了解與認識。目前經整理編號共150餘窟,500餘尊佛像錯落分布在五峰八區。其中保存狀況較好的有20餘窟。

CIMG8698.JPG 

和敦煌、龍門、雲崗石窟不同,不是在臨川的一面崖壁上開鑿石窟一覽無遺,而是隨著山勢的蜿蜒起伏變化,或臨川而開,或雄立山巔,或蔽於山凹,上上下下,隱隱顯顯,富於變化。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不同時期開鑿的石窟各據一方,各有特色。我們就在雨中漫步漂亮的園區中,選擇精彩的幾個石窟參觀。

 CIMG8649.JPG45窟.jpg

CIMG8667.JPG

相國寺內的五十一窟是須彌山最大的一個石窟,將一座小山包整個鑿空,素稱「須彌之光」。海原大地震時,僅有後室殘存,仍保留完好的六米高佛像七尊、菩薩像七尊、小龕像五舖,耳室保存守門力士像二尊,門楣龕思惟菩薩像二舖宋代題刻題記各一則,藏文題刻一則,是須彌山保存較完好的一座北周藝術寶庫。

CIMG8660.JPG 

佛像身上依稀可見褪色的彩繪。石刻刀痕,平行線的陰刻,流暢、成熟,展現衣褶的厚度。屬「黃土高原」風格。

CIMG8586.JPG

回想剛剛在須彌山博物館中看到以10.85比例,復原北周時期造像興盛時,畫匠正在相國寺彩繪45窟的場景,造像精美、裝飾華麗,不勝唏噓。

菩提樹對照.jpg

(圖左為我們看到的菩提樹;右為菩提樹盛開時的情景) 

在繼續參觀其他石窟之前,導覽員要我們看一株落葉尚未發新綠的菩提樹。原因是,這種南方樹種對土壤氣候相當「挑剔」,很難在北方移植成功。但是,在須彌山卻有十株樹齡20~200年不等、自然生長的菩提樹,可謂奇蹟。從佛教上講,相傳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所以,佛到哪裏,哪裡就會有菩提樹存在,因此,菩提樹生長在須彌山就不是奇蹟了。

CIMG8674.JPG 

CIMG8675.JPG

20170415103135_IMG_7125.JPG

四月中旬,滿山谷的桃花盛開。丹霞地貌清晰可見。跨過一座橋,後方的山頭全是石窟,一層又一層。

圓光寺造像.jpg 

到了圓光寺,這裡有編號4546的石窟,後者略小,都是北周時期的中心柱窟,也是須彌山石窟中雕飾最精緻、華麗的洞窟。這時的造像開始呈現粗壯敦厚之感,一改過去「秀骨清像」之風。

 CIMG8606.JPG

須彌山的石窟很多是未完成的,這可能和開鑿當時的政治、社會環境有關。如周武帝的毀佛事件致使若干窟龕形狀已有,卻中途停止開鑿。到了唐代是須彌山石窟的興盛期。這裡最著名的造像,通常稱為第五窟的大佛樓大佛造像,就是唐代武則天時期開鑿的。 

CIMG8707.JPG  

老遠看到的大佛身影,愈走愈近,愈來愈大,神情安詳的俯視著芸芸眾生。

CIMG8712.JPG   

若要近距離觀賞、禮佛,必須登上陡峭的石階。因為明清前曾在石窟前建有三層樓閣保護大佛,乘勢宏偉,非常壯觀,因此稱為「大佛樓」。後來,樓閣毀於海原大地震中,沒有再修復。

CIMG8724.JPG  

大佛坐像高20.6公尺,身披袈裟,頭留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氣宇軒昂。祂的耳朵就有兩人高,一隻眼睛足有一人長。大佛是一塊完整的砂岩雕琢,但是造型和刀法卻似泥塑一樣的溫柔。

CIMG8719大佛CU.JPG 

大佛躲過了震災。1980年代文物保護部門在佛像頂部修建了長近20公尺左右、寬56公尺、重達幾十噸的拱形防雨棚,用意良好,但是沒有算到風化和岩壁的吃重能力,目前防雨棚和岩體之間出現了裂縫,岩石已成懸石,對大佛造成威脅,成了大佛的隱憂。

CIMG8727.JPG 

緊鄰的第一窟則是隋朝的造像,立佛高4.85公尺、蓮座高0.6公尺。佛像螺髮,面相渾圓,身着交領袈裟。左臂曲置胸前,手中似托一藥缽狀物。右手上擧,作說法印。足下踏仰覆蓮座。唐時重修,曾經過西夏時期重妝,在佛像的下部留有漢文墨書的西夏年號「拱化」等題記。殘留的彩繪壁畫千佛則是元代喇嘛教作品。

CIMG8714.JPG 

站在此處高台正好俯瞰須彌山的壯麗丹霞地貌。遙想一千多年前這裡的繁華,佛教徒以造像作為精神寄託;東西文化在此交會融合;風化、雨蝕,人為因素,石窟造像歷經滄桑仍然挺立,留給後人追念古絲路的憑據、欣賞各朝石窟藝術。

CIMG8716.JPG 

此時,雨勢仍未歇。既入寶山,豈可空手回?除了照相,帶回沾了水滴的影像之外,大媽,我,抓住機緣,快快祈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須彌山石窟 大佛樓 相國寺
    全站熱搜

    bett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