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前看到「青銅峽一○八塔」照片第一眼,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上到最高處」。不為別的,能夠親近這個黃河邊上的古塔群,是何等的因緣啊。
這個塔群位於寧夏中部青銅峽水庫西側的山崖上。目前和黃河鐵橋、攔河大壩、水利博覽館、大禹文化園等景點並列為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景區的參觀重點。這天我們專攻「一百零八塔」。沿著整理得乾淨清爽的步道,穿過山門,目標在望。
「百聞不如一見」,見面的震撼仍然。只見整修完好的108座塔,坐西朝東,依山(賀蘭山)面水(黃河),自上而下,依照1、3、3、5、5、7、9、11、13、15、17、19數字分成十二層排列在陡峭的山坡上,正好成一個三角形。在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題記的帛書和佛禎,原來的塔群可能建於西夏時期。
導覽員帶著我們沿著塔群左方的石階往上攀爬,一邊介紹。一百零八座塔是實心喇嘛塔,猛一看,每座塔長一個樣,事實上,其中共有四種樣式。下面第一層的塔形體較大,塔基呈方形,塔身為覆缽式。
到了第二層就開始了變化。一路爬上頂層,陸續看到八角鼓腹尖錐形;
葫蘆狀和寶瓶狀。各塔約高在2至2.5公尺之間。基座多使用整塊磚,塔身用的是半塊殘磚。
到了最上層,第十二層也就是主塔,獨一無二,高達3.5公尺,也是覆缽式喇嘛塔。
導覽要我們每人順時鐘方向,從拱門的腰身部分,繞著塔身一圈觸摸它的36個斷面,一共要繞行三圈,正好108個斷面,可以消除108種煩惱,祈求福報。
一路拾級而上,愈往上走台階愈高。這天一早開始,右腿就作怪,心裡直犯嘀咕「別上不了塔群啊」。說也奇怪,提腿登階,走走停停,登上平台,毫無困難。真是佛祖保佑。
站在約32公尺高處,居高臨下,一百零八塔全在眼下,遠方是黃河青銅峽水壩,對岸是牛首山,它和賀蘭山餘脈包挾著青銅峽峽谷,氣象萬千。
民間相傳,這個塔群是穆桂英的「點將台」。儘管不知確實始建年代,「大明統一志」和寧夏方志「弘治新志」都有「古塔108座」的明確記載,加上出土的西夏文物,這個塔群可能是西夏的遺構,元、明、清各代曾多次修葺。寧夏博物館新館就展示了在此地出土的泥塑象和彩塑人像
下得塔來,搭上船隻,在水壩上一遊,享受「航行」黃河、遠眺一百零八塔英姿的難得經驗。
此時雲層低厚,天空飄著些微雨絲,卻不減眾人遊興。正在欣賞週遭美景時,船隻突然熄火,原來陷入蘆葦中擱淺了。很快就有汽艇前來搭救,小小的插曲,益增旅遊趣味。
就在大夥兒伸頭張望時,只聽有人叫喚「河狸」,果然,一隻活潑的河狸在蘆葦間穿梭戲水。牠是給我們作示範嗎?
結束遊船登岸,再度瞻仰一百零八塔,是不同的風情。
景區搭配一百零八塔興建了新穎的塔林寺,看完古意的塔群,見到金光閃閃的造像,有些突兀。但是,誰知道多年之後,祂們會是什麼模樣?
想著想著,千手觀音頭頂雲層散開,有如霞光四射。「大媽」,我,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