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銀川的承天寺,抬頭望見高聳的承天寺塔,如入仙境。藍天的襯托,參天古木,寧靜的寺院,好美。
院中山杏盛開,燦爛奪目。
龍爪槐恣意伸展枝椏。聽著導覽訴說歷史,我們神遊古朝。西夏王朝崇尚佛教,以佛法立國。一時,皇室倡導、百姓皈依,寺廟廣布,僧尼眾多。儘管王朝湮滅,留給後人是眾多的佛寺佛塔。其中,有確切修建年代記載的就是眼前這座西夏皇家寺院~承天寺。由於它位於銀川城區西南部,當地人管它叫「西塔」。
據明代「寧夏新志」記載,「承天寺塔為夏(西夏)所建。」「夏國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瘞佛頂骨舍利碑」記載:西夏的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後,其子剛滿週歲,就登上皇帝寶座。皇太后沒藏氏,為了保佑「幼登宸極」的小皇帝趙諒「聖壽以無疆,俾宗而延永」,於西夏天祐垂聖元年(西元1050年)建造這座「承天顧命」的寺院和佛塔,歷時五年完工。並且將西域僧人進獻的佛骨,以金棺銀槨埋藏塔下,福聖承道三年(西元1055年),又將宋朝所賜的《大藏經》置於寺內。塔和寺建成之後,並延請「回鶻高僧」登座講經。
隨著西夏的滅亡,寺和塔幾度興衰,清乾隆三年寧夏大地震,嚴重毀損,成為廢址,現存的塔是嘉慶25年(西元1820年)重修,保留了西夏佛塔的基本形制。近年又整修、維護,列為重點保護單位,並開放參觀。
這座八角11層樓閣式磚塔,通高64.5公尺,是寧夏現存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磚塔。塔身没有過多的裝飾和雕飾,只點缀一些绿色琉璃花磚,外觀簡潔樸素。塔頂是一個巨大的八邊形绿色桃形塔刹,在陽光的照耀下,點點翠绿格外顯眼,將這座古塔裝扮的清秀、淡雅、挺拔。
承天寺內各殿宇之間以重檐磚雕垂花門和圍牆連接,形成四合院式的院中院。
只是趨前細看,磚雕人物已遭破壞。導覽不諱言「那是文革時期造成的」。
這座殿宇的門窗破損,不過,無損建築本身的美,也讓後人見識古剎的原貌。
在銀川老城區北邊原湖心島中矗立著一座造型特殊的古塔,相對於「西塔承天寺」,人們稱它為「北塔海寶塔」,又名「黑寶塔」。雖然它的始建年代無法確定,但近年考古認定它應該建於北朝佛教鼎盛時期,在此至少聳立了1500年。
海寶塔總高54公尺,為九層樓閣式塔,青磚砌成塔身,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四壁出軒,在正方形的平面上又形成雙線「亞」字型,構成十二角型塔。整個建築線條明朗,層次分明,風格古樸、粗獷,這種方形塔身、四面的券門、眾多的稜角、四角的尖頂,為中國古塔所罕見。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大陸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海寶塔命途多舛,歷經地震、修復、震垮、整修,地層下陷、亂刻亂畫等人為破壞,直至兩年前重新修繕,劃入銀川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範圍,以今日的面貌示人。東面正中有石階可以登臨塔座門。
自古以來,海寶塔就是寧夏有名的佛都寺院,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各地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前來燒香拜佛。
來到賀蘭縣的宏佛塔,則是另個故事。猛一看,樸素的佛塔並不起眼,加上這天多雲,天色昏暗,園區冷清清,有說不出的落寞之感,而有些失望。然而,經點醒才知道怎麼欣賞,才知道它的重要性。
眼前的宏佛塔曾經在1990年花費近百萬元人民幣,歷時一年半拆卸重砌。它直接建在夯築的地基上,採用了仿遼的溝紋磚與條磚,而且有西夏特有的掌紋磚,是大陸現存宋遼佛塔中所僅見。
宏佛塔外形結構是密檐式厚壁空心磚塔,可以入內禮佛。塔身和塔剎高度相近。通高約25公尺,塔身三層平面八角,是傳統中國樓閣式建築;
上部塔剎則是一覆缽式磚塔,是喇嘛塔式,兩者的結合是一大特色。
宏佛塔最上層是天宮。在逐層拆除整修時步發現裡面藏有大批西夏文物,包括彩繪絹質畫14幅;彩繪泥塑佛教造像數十尊及大量残塊、碎塊;彩響木雕菩薩像及女伎像;西夏文木雕版2000餘塊。另有小木塔、木簡、西夏文残绢、瓷缽、瓷珠、建築構件等物。
過了兩天,我們參觀寧夏博物館新館時,特別留心宏佛塔出土的文物。很開心,看到了修復的幾尊羅漢像。造型、圓潤、生動、傳神。
還有在宏佛塔出土的一幅彩繪絹質「財神圖」也在展示之列。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出土文物大量流失到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對於西夏的研究是一片空白。從宏佛塔採集到的柱木、橫梁木標本,經測定,和西夏時期相吻合,說明宏佛塔是西夏時期佛教建築。天宮中重新問世的文物提供了西夏佛教文化的重要信息、填補了西夏研究的空白。
在銀川西北約50公里處的賀蘭山東麓的拜寺口,可以看到兩座神似的高塔聳立在山口。物換星移,朝代嬗遞,歲月消逝,它倆依然屹立,對過往的人們訴說它們歷經的滄桑...
站在入口處,賀蘭山東西橫臥眼前,原本青白色的山體,出現一片紅岩山石的峭壁。再仔細觀看,有一尊自然形成的佛像俯視著腳下山坡的兩座佛塔,以及大面積的寺廟遺址。根據實際的丈量,摩崖造像距離雙塔約108公尺,成一等腰三角形;而雙塔相距也是108公尺,絕妙的巧合令人稱奇。遠遊至此的僧人見到自然天成的造像,往往叩拜不已直呼「聖山」。
(右為西塔;左為東塔)
散落在山坡各處的大量琉璃殘塊、磚瓦、木柱等構件,經考證這裡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離宮建築的一部分。雙塔與佛寺應是同一時期建造。只是寺廟均已消毀,惟獨雙塔留存。
東西對峙的雙塔,建在拜寺口溝口北邊寺院遺址的台地上,都是八面13層密檐式磚塔。兩塔直起平地,沒有基座,底層較高,平素無飾。東塔(上圖右)高39公尺,成錐形;西塔高41公尺,較東塔渾厚,略成拋物線狀。
兩塔正南都開一券門,可以進入厚壁空心筒狀的塔室。兩塔的開口大小不一。再進一步比對,雙塔在裝飾上有著些微的差異。東塔(見上圖上部)塔頂上砌八角形平座,中間是圓形剎座上承寶剎。塔身每層每面都有彩塑獸面,獠牙外露,十分威猛。而西塔頂上承八角形剎座。剎座檐下飾以並排蓮瓣,轉角處有力神,手托,蓮座。各層壁面嵌有淺佛龕,當中有各式造像。佛龕兩側飾有獸面,一樣的怒目圓睜,卻口含流蘇七串,呈八字形下垂。
(東塔裝飾)
(西塔裝飾)
東西雙塔的裝飾各有特色,綜合了中原佛塔傳統特點,又把繪畫和磚雕藝術結合起來,構成了兩座雄偉壯觀、絢麗多彩的藝術珍品,更為研究西夏佛教歷史文化、建築藝術提供難得的資料。
不僅如此,現場陳列了許多相關的文物,處處顯示這裡在西夏時期曾經繁華一時。一堆不起眼的木柱堆,是西夏方塔的塔柱木。
(攝自寧夏博物館新館展示圖片)
原來很長一段時間,這裡除了東西雙塔外,還有一座方塔,13層密檐式磚塔。怎料,1990年11月遭到不法分子炸塌。在清理廢墟時,出土了大量小泥塔、模製小泥佛及數十種西夏文、漢文佛經、文書等珍貴文物。
其中,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績」,已經確定為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是「本世紀印刷史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見上圖,攝於寧夏博物館新館)拜寺口方塔從此聞名於世。
散見於山坡上的石臼、石磨盤、柱基石等,出土於雙塔塔院遺址,均用當地石材加工製成,是當年寺院僧侶生活、生產的見證。寺廟遺址自然留存各種形制的建築構件殘塊、磚瓦、石塊。專家指出,西夏的磚瓦質地上乘,輕叩有金石之聲,即使刻章、製硯也是難得的奇材。
在另一頭,排列整齊的小形塔,也不能等閒視之。1999年,在這片山坡上發掘出 10排62座喇嘛或實心磚塔塔基,出土了大量小泥塔及模製小泥佛、舍利子等珍貴文物。據考,這裡是拜寺口塔林遺址,是諸多寺院僧人葬骨之所。塔林形制大同,高下有差,均敷以白灰,繪赭色圖案,有重修痕跡。當年拜寺口寺廟成群,塔剎成林之繁盛景象由此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在寧夏博物館新館還看到在這裡出土的「嬰戲蓮紋絹」,真是珍品。而在整建修復雙塔的過程中,更在塔頂中心柱上發現了西夏文和梵文的銘文,經確定為西夏晚期所建。
從初見雙塔的好奇,到瞭解它倆的身世,再認識到這片山坡上的寺廟遺址,曾在近一千年前輝煌活躍,種種遺物讓「神秘王朝」西夏離我們不是那麼遙遠、更具象了。圍著雙塔端詳,靜靜欣賞,「大媽」,我,著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