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水澤觀音寺官網)
每個人心裡有個寄託,來到水澤觀音寺,覺得平靜。
一側紅底白字的大型幡旗隨風飄動,一側商家熱情叫賣,鐫有「坂東十六靈場 水澤觀世音」的石碑出現眼前。
沒有一般寺廟的清靜肅穆,有種說不出的喧騰在四周。走過鐘樓,淨水池在一旁。
一排菩薩列隊迎接來自各地的善男信女,祂們掌管十二生肖,但是只有八尊,其中有的兼管兩個。
緊鄰的兩層樓六角二重塔,建於江戶時代中期,是當地政府指定的重要文化財。主祀守護六道(註) 代表著佛教六道輪迴信仰的六地藏菩薩。
以「瓦棒葺」建築工法製成的銅板接縫屋頂,是日本地藏信仰的代表性建築。如果一邊誠心祈願,一邊向左轉動奉祀於旋轉底台上的六地藏菩薩雕像三次,願望將能如願實現。
再往前張望,本堂赫然矗立。
水澤觀音寺是隸屬天台宗的寺院,山號五德山,是關東地區三十三個名剎之一,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歷史。來自高麗的高僧惠灌奉推古天皇和智都天皇的要求創建,完工時期和六角堂大致相同。
本堂主要供奉十一面千手觀音,所有造像、裝飾均為木刻。
仔細觀賞,木造建築工法講究,很多是受到唐朝影響。屋簷、柱頭各個彩繪木雕活靈活現。
天井上的飛天、巨龍,栩栩如生,十分精彩。
孤陋寡聞,這天可開了眼。德川家族曾以此寺廟作為祈禱寺廟,因此在建築、香爐見到德川的三葉葵家徽也不足為奇了。
據統計,每年有八、九十萬人前來參拜。
進入寺內除了我們走的步道外,從山下表參道拾級而上也是一個方法。這樣就要穿過高大漂亮的仁王門。
同樣採用平板銅板葺的層疊屋頂,即是傳統歇山式屋頂。
這裡可以看到仁王和守護的風神及雷神。工法一樣考究,彩繪精緻可觀。
若是不爬樓梯,也可以從一旁的坡道上下,古木參天,又是另番情景。
徘徊在寺廟中,沉澱心境,連日的奔波趕路疲憊得以稍作舒緩。
水澤寺裏有多處泉水。這些泉水都是水澤觀世音菩薩的靈泉。「龍王弁財天」的清水,就有著可以讓人長命百歲、保佑家財萬貫的說法。
水澤觀世音的僧侶利用上州(現在的群馬縣)產的當地小麥及由水澤山湧出的名水製作烏龍麵,咬勁十足,招待到寺廟祭拜的信徒,是水澤烏龍麵的起源,至今已有400年多年歷史。因此,到此參拜後來點烏龍麵成了必須,寺廟門口附近提供水澤烏龍麵的餐廳也就應運而生。
註:六道指的是: 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修羅道、人界、天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