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石階,一共365階,構成了伊香保溫泉的特色,來到此地的遊客一定要通過這個考驗。
I-KA-HO 伊香保,名字的來源一說是來自愛奴人語「滾燙的水」,一說是來自古上州,現今群馬縣一帶的特產:雷和火。
伊香保溫泉作為著名的溫泉很早就被人所知,但是關於起源,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法是在第11代垂仁天皇的時代被發現的,也有說是和草津溫泉一樣是被雲遊的僧人發現的。不管那種說法,在南北朝時期的史書當中就已經有泉水湧出的記載了,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溫泉。
據說天正四年(西元1576年)就有了石階的街道。有一說,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聯軍與武田信賴於長篠會戰,傷亡慘重,真田氏下令建造以便士兵泡溫泉療傷。
日本人自古即有人慕名前來療養,促成了伊香保的繁榮,當局自溫泉源頭引進泉水送到階梯兩旁的業者處,建立管理辦法。不過,此地發生過幾次大火,眼前所見都是後來重建的,包括通天石階。
平成22年(2010年)三月最後一次整修,增加階梯數至365級,並設置一些廣場,方便遊客遊覽、休憩。這個數字是希望業者在一年365天中日日生意興隆,大發利市。
這天一早,天氣晴朗,從旅館遠眺,遠山在望。領隊宣布,遊覽車把大夥送到階梯上半部的地方,可以少走一些台階。我則因腿部不適,自願放棄,跟隨巴士到山腳處等候。
老伴則隨同大夥往上到了伊香保神社,這裡是石段街的頂頭,也就是第365階處,從這裡往下走達成「任務」。
通常遊客是從下往上,由第一階開始登階,數著階梯側邊的編號到了頂端,再從一旁的山路往下,或是反過來走。我的知難而退卻是陰錯陽差,看到了登階處的告示牌,大約明白伊香保溫泉的來龍去脈。
走完365級石階全程330公尺,高低落差68公尺,亦即要從海拔715公尺處登至783公尺。
此時為時尚早,遊客不多。工作人員在清掃溫泉出口處。伊香保溫泉正在甦醒。
也因為沒有了掉隊的壓力,可以好整以暇的緩步登階,從第一階往上爬,同時欣賞周遭美景。
來到一處平台,看似公園便彎了進去看究竟。果然景色優美。
鄰近有兩棟整理得十分清爽的木造房舍,好奇上前詢問,居然是明治時代夏威夷駐日總領事羅伯特沃克。阿爾文的別墅。
花了200日圓門票錢入內滿足好奇心。展示品並不多,但這是歷史的一部分,能夠直接一睹相關文物也是一種緣份。
繼續慢慢往上登階。階梯兩旁的商家尚未開門,溫泉旅館沿梯而建,錯落有致。有人說這裡好似九份,但是梯階要寬敞多了。
走著走著,同團的朋友下山了,我們在中途相會合。這會兒有人可以幫忙拍照了!
一時興起,和老伴來場決鬥,比劃一下,逗大夥一樂。
要下山了,回首仰望,這個位於榛名山山腰的石段街昂然屹立,迎接一代又一代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