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G7965.JPG修正ms.JPG

五光十色的光雕,展現香川縣各地風光。這裡是香川縣政府大樓。

CIMG7935.JPG修正.JPG

配合藝術祭的舉行,歡迎各地的遊客,香川縣政府不遺餘力,每天晚上6:3010:00在縣府大樓21樓放映光雕,介紹香川的景色,而且是免費開放。

CIMG7939.JPG修正.JPG

CIMG7990.JPG煙火.JPG

 

 

 

CIMG7966.JPG鯨魚.JPG

整個一層樓,出了電梯可以透過玻璃窗眺望高松夜景。還有幻燈投射,當然,重點是那動態的光雕演出。

高松縣政府光雕.jpg

製作用心的內容,包羅萬象,加上熱鬧的聲光效果,很容易吸引住人們的注意力。

CIMG6220.JPG修正.JPG

三年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0年首創後今年是第四屆,愈來愈受到愛好藝文活動人們的重視。主辦單位更是總動員,舖天蓋地的配合。要到各島觀景、賞作品有很多途徑。我們選擇了以香川縣的高松作根據地,每天到港口報到,搭乘預定的渡輪前往目的地。

CIMG7045.JPG修正.JPG

高松一直以來是四國和本州宇野港高速船對開的窗口,明治43年(1910年)612日開航,直到昭和63年(1988年)410日瀨戶大橋開通,搭乘渡輪的人減少,人們對這78年間扮演的角色念念不忘。

CIMG7051.JPG修正.JPG

CIMG7049.JPG修正.JPG

新的旅客大樓興建時,刻意留下過往的痕跡。地面舖上日本鐵路軌道、牆面鐫刻當年船運路線圖,緬懷過去的風華年代。

CIMG6233.JPG修正.JPG

CIMG6279.JPG修正.JPG

CIMG6241.JPG修正.JPG

從港口過個馬路就是高松城遺址,現為玉藻公園所在。有著400餘年歷史的高松城,有三層護城河,直接取自瀨戶內海,河道比城池還寬,易守難攻,是日本三大水城之一。

CIMG6228.JPG修正.JPG

高松城始建於豐臣秀吉時期,由當時受封到讚岐的生駒親正所建。曾經擁有三重五層的天守閣,約20個櫓(瞭望塔樓)。

CIMG6250.JPG修正.JPG

明治時期之後,因為都市化關係,拆除了大部分越區、城牆,改為公園對外開放。天守閣僅餘城跡。瞭望塔櫻也碩果僅存。

CIMG6243.JPG修正.JPG

CIMG6254.JPG修正.JPG

不過,公園何仍然可以感受到當年的一些氛圍。鞘橋聯結本丸和二之丸,完工當時只有欄杆,一直到江戶時期中期之後才搭建屋頂。

CIMG6267.JPG修正.JPG

園中的「披雲閣」是以前藩主的住所及辦公場所。眼前為房舍是1917年重建,維護良好。

 

CIMG6246.JPG修正.JPG

CIMG6219.JPG修正.JPG

 

 

 

走在公園內,發思古之幽情,感受高松城的過往。步出公園門,現代的電車呼嘯而過,對面港口渡輪、快船從早到晚不停,面對的是一個新世界。

CIMG8001.JPG修正.JPG

CIMG7041.JPG修正.JPG

我們每天一大早從港口出發,回到這裡已是入夜時分。港口邊的大樓閃耀著光芒。

CIMG8470.JPG修正.JPG

這天趁著時間尚早,信步朝著新開發的北濱文創區走去。一棟棟倉庫已成最新文具、生活用品、服飾及年輕人電玩、扭蛋的展售場。

CIMG8461.JPG修正.JPG

高松北濱展出.jpg

藝術祭的部分展品也在不同的樓層陳列。先進的泡麵機器人、傳統的香川漆器、還有香川縣立高松工藝高等學校美術科師生共同製作的畫卷,記錄傳統文化的種種和各種相關工藝品,回顧過去,同時展望未來。用心令人稱讚。

CIMG7995.JPG修正.JPG

CIMG7993.JPG修正.JPG

我們所住旅館對面是熱鬧的商店街,愈夜愈美麗。寬敞的地下道,有著現代的光雕裝飾。

CIMG7476.JPG修正.JPG

當然,人以食為天。每天午餐都在旅途中就地解決,晚上回到高松,吃個道地料理,讓走乏的雙腿好好休息、補充體力,準備第二天的「戰鬥」。

高松夜市.jpg

商店街四通八達,有如蜘蛛網,吃喝玩樂樣樣有,讓人眼花撩亂,不知如何選擇。走在巷弄間,各式招牌向過往行人招手。

CIMG6188.JPG修正.JPG

CIMG6191.JPG修正.JPG

旅館樓下的居酒屋,經常高朋滿座,一試之下,果然好吃。濃濃的東洋味,吃著串燒,配上生啤酒,忘了身體的疲憊,開心。

高松雞腿及烏龍麵.jpg

來到香川縣,讚岐烏龍麵、骨付鳥(帶骨雞腿)是必吃,當然不會放過。

CIMG7460.JPG修正.JPG

一家號稱是骨付鳥始祖的店家,隨時都是大排長龍,讓肚餓、腿如鐵棒的我們卻步。

CIMG6666.JPG修正.JPG

六姝同行,難得的機緣,約在一家典型的料理店,坐在榻榻米上把酒言歡,也是當然。

CIMG7463.JPG修正.JPG

分開活動時,我和景怡按照藝術祭主辦單位推薦的餐廳,找到這間「濱海道」,沒有失望。

高松濱海道餐廳.jpg

CIMG7474.JPG修正.JPG

開放式的廚房,上門的顧客可以看到師傅如何準備生魚片、油炸各種葷蔬、如何擺盤、如何準備上菜。櫃檯前的兩個空位是為我們兩人準備好的。

CIMG7478.JPG修正.JPG

面對五花八門的菜單,一時不知如何下手,於是,左顧右盼,看看其他客人都吃些什麼,再考慮分量、喜愛,決定了。

CIMG7495.JPG修正.JPG

CIMG7491.JPG修正.JPG

豪華的生魚片、兩人份,剛剛好;三種味道的烤魚,一樣可口;再搭配沙拉及湯品,酒足飯飽的一頓。

高松旅館溫泉標誌.jpg

IMG_9290.JPG修正.JPG

旅館有溫泉,晚上泡了湯,混身舒暢,肚子餓了,旅館定時提供醬油拉麵,半碗分量,正正好,不致于吃著撐了入睡。若是過了時間,沒關係,可以跟櫃檯要泡麵,保証不會空著肚子睡覺。

行走紀錄.jpg

前後九天的行程,第一天不算,每天步行量驚人,看著手機的紀錄,著實楞了半天。真是「老灰仔」作「少年郎」的事,居然還挺過來了,順利達標。既使多吃些也不為過罷。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秋季展活動,真讓人身、心、靈飽滿充實。

 

【全文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玉藻公園
    全站熱搜

    bett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