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G6373.JPG修正.JPG

這裡是從位於屋島的四國村眺望高松市的情景。歷史上,屋島山麓曾是源平的古戰場,現在,在50,000平方公尺的幅員內,散置了從四國各地遷來復修的老房子33間,介紹江戶時代至明治時代的生活情景,是訪古探幽的好去處。

四國村電車.jpg

從高松鬧區出發搭乘電車30分鐘左右抵達屋島。帶著西洋味的車站靜立於路口旁。換上接駁公車把我們帶到了四國村的門口。

四國村異人館.jpg

一棟淺藍色的洋樓立刻吸引住遊客的視線。原來,這是從神戶搬遷來的原汁原原味「異人館」,門口兩座紅色郵筒更有來頭,那是從英國倫敦搬運來的,已有百年以上歷史,目前還照常收取信件。據傳,日本著名的文學家夏目漱石留學英國時,曾把寄往日本的家信投入這個郵筒。館內完全西式裝潢,名符其實的「異人館」~洋人館。

CIMG6290.JPG修正.JPG

順著旁邊一個斜坡道來到一間傳統建築前。偌大的看板告訴人們,這裡可以吃到讚歧(我們正在的香川縣的古名)烏龍麵。時近中午,也該用餐了。

四國村吃烏龍麵.jpg

推開店門,更是樸拙味十足。木造房舍,草茸屋頂,木桌木椅、大木桶裝著茶水,我們一下子回到了古早的社會。強調古法製作的烏龍麵,果然Q彈有勁,吃到口中淡淡的麥香,很特別的口感。搭配豆皮壽司,相當飽人,準備逛村子了。

CIMG6308.JPG修正.JPG

穿過古色古香的售票口,別忘了看一眼旁邊的燈柱,那也列為文化財。

CIMG6318.JPG修正.JPG

一座藤蔓編紮的懸吊橋迎接著每位訪客。這是仿德島縣知名的祖谷藤蔓橋搭建的。古物今建,當然考慮到安全問題,但是猛一看還真以為是全藤蔓打造的,走來搖幌得挺兇的呢。

CIMG6314.JPG修正.JPG玻璃瓶.JPG

再看,河水中漂流著一個大玻璃瓶,心想,誰這麼不識相,破壞景觀。到了對岸,看到說明牌,不禁笑自己的無知,原來它是瀨戶內藝術祭展出作品,以色列出身的藝術家在瓶中放了一個行李箱,感歎居無定所人的身心徬徨、無奈。

CIMG6328.JPG修正.JPG

繼續往前走去,一個羅馬圓形劇場出現眼前。這是從小豆島搬來的「農村歌舞伎舞台」。館方定期安排各種演出,是一個漂亮的戶外表演場所。

四國村路標與蟲.jpg

沿著小徑,順著路標,拾級而上。完全沒有想到,在四國村內,全是石板路、石階,修整得十分整齊、乾淨,但是,走來卻是相當吃力。只能走走停停,有小心山豬的警告標誌,卻偶而會有不速之客擋道。

古牆廁所石塊土地公.jpg

擱置在路旁、不甚起眼的石塊也都有「故事」。為興建大阪城在小豆島開採卻沒有運往的石塊「殘石」、有列為「文化財」的廁所、有著名彫刻家作品的地藏王菩薩、還有年代久遠的石垣。

CIMG6347.JPG修正.JPG

這塊石塊是早期男子練身體、試身手用的。現代人都到健身房利用機械健身了。真是時代不同,古今差異由小看大。

CIMG6331.JPG修正.JPG

(美國藝術家的作品:用日本和紙寫下對亡父的思念,也測試時間、情緒對記憶的影響)

東京藝術大學和美國芝加哥美術館附屬美術大學攜手交流,平日,學生到對方國度研修,探討日、美文化的差異。利用藝術祭時間,展出22位創作者的作品。在古意盎然的日本傳統房舍中,展出當代的裝置藝術,賦予老屋新生命。

四國村假髮.jpg

竹帚和假髮之間有什麼關聯,為什麼會搭配展出?

四國村隱居屋.jpg

老房子用布圍了起來成為隱居屋;

CIMG6451.JPG修正.JPG

用雁皮紙、柿澀等傳統材料、染料,貼上金箔呈現的作品,取名「崩壞」,強調的是沒有傳統的支持,任何文化都會崩壞。

四國村舊糖工場2.jpg

香川自古生產砂糖,傳統榨甘蔗汁的工場中,都用牛隻轉石磨,因此磨房也建成圓形。現代藝術家把古老的器材搬走,放上一隻假牛不停地打轉,是提醒人們牛隻的角色功能。可愛造型的房舍,是目前香川縣僅存的兩棟之一。

CIMG6360.JPG修正.JPG

CIMG6340.JPG修正.JPG

四國村是認識日本古民俗的好場所。四國出身的貨運業者KATOLEC老闆加藤達雄,不捨許多年久失修的老建築面臨拆除的命運,開始四處搜購四國各地的老建築,集中在屋島,復修復建。同時配上相關文物,以戶外博物館的型態展出,1976年開幕以來,深受到人們歡迎。

四國村石拱橋.jpg

(作品「懷舊」:石拱橋的涵洞也成了裝置藝術的展示場)

園區內規畫除了老房子外,全部綠蔭、小徑、流水、瀑布、石橋。這段日子,若不是藝術祭活動,不時喚起人們向前看,徜徉其中有如進入時光隧道,回到古早年代。

CIMG6368.JPG修正.JPG

不過,令人驚艷的是位於園區西北角落的美術館,小巧而精緻,展出歐洲亞洲各國的繪畫、雕刻、佛像、青銅器、書法等展品,其中包括了畢卡索等名家的作品。不只如此,美術館是請名家安藤忠雄精心打造。

CIMG6370.JPG修正.JPG

CIMG6403.JPG修正.JPG

安藤喜愛的清水模、光影,在此充分發揮。

CIMG6390.JPG修正.JPG

CIMG6383.JPG修正.JPG

CIMG6393.JPG修正.JPG

戶外的水景庭園,大量流水、石壁,石階,打造一個不同的氛圍,同樣引人入勝。

CIMG6410.JPG修正.JPG

CIMG6385.JPG修正.JPG

參觀時,天公作美,忽然撥雲見日,藍天白雲,襯托得美術館益發亮眼。在古樸民風的戶外博物館中,設置一風格迥異的現代美術館,古今建築相互碰撞,撫今追昔,是另一種的體驗。

四國村醬油場.jpg

再走回園區主要通路,古樸的房舍一棟接一棟。醬油釀造場也在其中。大甕成了現代裝置,大槽依舊訴說著往日情懷。

CIMG6449.JPG修正.JPG

消防崗也是收藏建築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立於一旁的警鐘台,原來是二戰期間,1945年興建的航空母艦護衛艦「島根號」的一部分。艦隻在戰爭遭擊沈於戰後打撈解體時,為人購得。它的下方還可以看到當年的彈痕。

古燈塔.jpg

CIMG6423.JPG修正.JPG

不只四國的建築物,來自廣島的「大久野燈塔」,始用於明治27年(1894年)5月,是英國技師Brunton設計,牆壁採用與島產的花崗岩,厚生無比,也在陳列之列。旁邊的工作人員宿舍英式建築,也可以一看。

CIMG6427.JPG修正.JPG

四國村在主持人的用心之下,保持特有的風格,沒有不必要的設計,一切回歸自然。隨著季節的不同,會有不同的風情。「一個有著二十四季節的村子」、「民家博物館和美術館,可以邂逅日本的故鄉」是四國村在介紹摺頁上的標題,對我,剛剛抵達香川縣、一個初訪高松、準備初次參與藝術祭的旅人來說,收穫滿滿,應是一個好兆頭,「一切順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四國村
    全站熱搜

    bett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