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達比羅浮宮空照,取自網站)
距離阿布達比羅浮宮開幕五個月,機緣巧合,我們於2018年四月下旬踏進了這座備受世人關注的博物館,經歷一場美的饗宴,無論是博物館的收藏、展品,從軟體到硬體,都讓人耳目一新。
前往位於波斯灣濱人工島上的博物館,可以搭船前往,也可以坐車從陸路前往。下了車,驕縱的陽光讓人張不開眼,海風吹拂,倒也不那麼炎熱,棕櫚樹前,白色建築物是我們要參觀的傲世的博物館。
穿過白色的廊道,打量艷陽下周遭的環境。光影下、綠樹中,白色蜂窩似的圓形屋頂吸引人們的眼光。
使用法國羅浮宮名號,展現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無比企圖心。
能有今天可是花了鉅資。法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007年3月達成協議,同意阿國使用「羅浮宮」名號30年六個月,外加法國提供推動、落實、策展、管理、諮詢、借展等相關事宜,阿聯一共支付法國近10億歐元,換得冠名權。這還不包括每年要支付法國羅浮宮的費用,以及博物館的龐大建造費用六億美元以上。
曾獲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法國建築大師尚努維勒(Jean Nouvel)負責操刀館身設計。靈感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地老都麥地那,卻加上許多現代的元素,抓住博物館所在地—薩蒂亞特島(Saadiyat Island,意為「幸福」)三大自然元素:光、海、風,以及伊斯蘭文化中圓頂、白牆、幾何圖形和沙漠綠洲棕櫚樹下不斷變幻的光影,阿布達比羅浮宮體現了他理想中的博物館:具古希臘市集(Agora)概念的開放格局和「有利於漫步和相會的溫馨氛圍」。
踏入博物館立刻可以感受到「通過陳列的藝術和文物,述說超越時間和地域限制的人類共通故事」的主旨。「序廳」明確的告訴觀眾展品來自何方。
23個展廳陳列600餘件述說世界各地文化發展源流、脈絡的藝術精品。其中半數是包括法國羅浮宮等十三家博物館出借的展品,加上阿布達比羅浮宮本身的收藏。按照和法國羅浮宮的協議,十年後,目前佔一半的借展,將逐年遞減至全是自身的收藏。
展覽包含12個章節,以時序劃分為:「初始村莊」、「最初的強權」、「文明與帝國」、「普世的宗教」、「亞洲商貿之路」、「從地中海到大西洋」、「透視世界」、「宮廷之輝煌」、「新的生活藝術」、「一個現代世界?」、「挑戰現代性」和「全球舞台」。
在展品陳列上,對不同地區文物採混合並置的陳列,代表了全新的策展思維和敘事方式,強調不同文化間的共通性、彼此的聯繫和相互影響。法國博物館署科學和文化總監,同時是典藏常設展策展人沙爾尼耶(Jean-François Charnier)曾表示,「展覽的構思和規劃不僅只是提供美學體驗,更多是對不同文化之間的共性與交流提供具歷史視野的思考。」
這種展示文化史的橫切面,而非單一文化線性的呈現,讓人類文明相互對話的陳列方式,十分特別,在中東國家特有的環境中更顯「大膽、破格」。當然,引起的迴響,毀譽參半,有著不同的聲音。但是,阿布達比羅浮宮要在世界博物館中樹立特有風格、在文化藝術上推動嶄新的博物館理念和策展思路的用心,昭然若揭。
館中陳列的文物,最早可以溯自西元前數千年,近到當代藝術。出身中國大陸的藝術家艾未未,應邀展出「光之泉」,是最後一件展品。藝術家創作靈感來自1919年塔特林(Tatlin)的「第三國際紀念碑」,但以不鏽鋼和水晶製成,暗示了紀念碑的脆弱,並轉化為一具華麗的燈飾;閃亮的水晶恰與博物館的設計師尚.努維爾灑落陽光的幾何鏤雕穹頂相呼應。
到這座阿布達比羅浮宮參觀,除了陳列的文物之外,一定要欣賞建築之美,尤其是那精心設計、製作的圓形穹頂產生的魔幻光影效果。
博物館整體建築結構參考了傳統的阿拉伯建築樣式風格,由一系列共55座白色建築體構成。其中最亮眼的當屬直徑達180公尺的巨型穹頂。
陽光照射在圓頂上,穿透八層鏤空幾何圖形結構的多孔屋頂,一共包含了7850顆星星,灑落在白色的牆壁、地板,形成迷人的影像,隨著日照不停變化,美不勝收。
設計師叫它們是「光雨」,讓你想起阿拉伯世界的特有幾何圖案,他希望透過這些光影、反射和冷靜的效果,創造出一個平和溫馨的世界,以及天氣突變時,所可能產生的魅力。
篩落的光影,有如點點繁星,伸手可及,一切是那麼的美妙,出人意表。當然是捕捉鏡頭、留下記憶的好場景。
除了突顯光影效果,設計師還打造了一個「藍色海水流動在博物館中的美麗意象」。聽來大膽、難以相信。但是,美夢成真。工事進行時,他先用堤壩阻擋海水,完工時,拆掉堤壩,讓藍色的波斯灣海水直接流動在白色的石材中,幾個台階,連接著彼此。
靜坐石階上,回想才看過的人類文明遺產、沈浸在美的世界中。此刻,海風拂面,聽著波濤聲,欣賞四處流竄的「光雨」,彷如綠洲中層層疊疊的棕櫚樹,我們是在沙漠中的綠洲嗎?
頂著羅浮宮的名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首都的阿布達比羅浮宮,不作法國羅浮宮的分館、不作小羅浮宮,她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國家博物館,有著明確的身分和定位,不是石油王國「土豪」似的炫富,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座全球性的博物館(Universal Museum),透過陳列的文物,述說超越時間和地域限制的人類共通的故事,不同的族群可以對話。
臨別依依,再回首,阿布達比羅浮宮,在波斯灣濱閃閃發光。
《註》撰文時,查閱資料顯示,2018年阿布達比羅浮宮參觀人數已達一百萬人。其中,60~70%來自世界各國,餘為本地人士。博物館也推出許多兒童、家庭活動,推廣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