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的平壤、元山、開城三個城市走馬看花,
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透過車窗,坐車看景。
所見所聞和傳聞有距離,
不能不讓人感覺好像妮可基蔓演過的電影「超完美嬌妻」,
電影中,先生把太太放到一個全部設計好的完美環境中,
反而讓人格格不入,因為,一切太虛假。
這種在電影場景中生活,
一切看似真實,可是有一部分又讓你覺得有些不實在,
這個感覺一直到離開平壤,坐上飛機等候起飛時,獲得了證實,
我的直覺還是有些對的!
我們雖然是一個十四人的團體,
但是那天的機位卻是零星分佈,整團的人都拆散了分坐各處。
我坐在窗邊的位置,隔壁是一位從內蒙前來旅遊的中年婦人,
再過去則是一位二十來歲的大陸青年。
隔著走道,另一排三人則是他的友人。
閒著也是閒著,大夥兒就開始聊了起來。
原來,這位年輕人和他的同伴,是大陸派來朝鮮工廠的技術人員,
他負責的是工廠自動化,算是高科技。
來了三個月,這次是第一次休假,要回成都探望家人,預定停留一個月再回來。
下面是我們的對話:
「你喜歡這裡嗎?」
搖頭,靦腆的笑了一笑。
「你們工廠在那裡?」
「離開元山還有一個多小時車程。」
「哦,元山,我們去過欸,漂亮的海港城市。
請問,我們沿路看到的大都會、鄉間,都好漂亮、乾淨,
你們那裡也一樣嗎?」
「完全不同,差很多。」
「哦,怎麼不同哩?」
「平壤是很特別的地方….」
「吃得還習慣嗎?喜歡泡菜嗎?」
「這裡辣得和川菜不一樣,我們的辣是麻辣,過癮!」
(不同場合拍到的人群鏡頭)
「可以說說你們在工廠的生活嗎?下了班,有機會到處走走看看嗎?」
「沒有。我們住在海邊的別墅。距離工廠車程約十來分鐘。
每天上午有車子來接我們上班; 下了班,車子把我們送回宿舍。」
「不可以自己來回嗎?」
「他們會說,最好坐車子。」
「週末放假時候呢?可以到別的地方玩嗎?」
「只能到海邊走走,玩玩水。可是,沙灘上有警告標誌,不能超過界線,
否則馬上有人荷槍前來制止。」
「下班,看電視嗎?」
「這裡的電視很難看,只有兩個頻道,全是宣傳、教條。
週末會播一些外國影片,但都是老掉牙的片子。
我們只能看看書,打發時間。」
(註:外來觀光客住的飯店內可以看到一些衛星電視節目)
(前往開城路上所見)
「那上網呢?」
「這裡無法連網,連手機都只能打國內的,無法通到國外。
你們的手機也不能帶進來,對嗎?」
「你會說朝鮮話嗎?」
「不會,工作時有翻譯跟著我們,工作上沒問題的。
你知道嗎?我們想留下工作紀錄的照片都不行。
有人試著拍照,但立刻被要求刪除。」
「他們學習態度如何?」
「這點倒還不差。」
「沒有。不過,我們有一位同事,很快學會了朝鮮話,而且還交了女朋友。
只是,大家都知道,一個悲劇已經發生!這是根本不可能有結果的事!」
(平壤地鐵站出入口前)
(公路旁剝削野菜的婦人)
仔細咀嚼他的話再回想,
沿路所見,就以行人來說,
人人穿著整齊,色彩雖不繽紛但不單調,
但是,不像一般人對韓國人所有的「高頭大馬」印象,
不管男女老少,都是瘦瘦的,簡直可以說,沒見過一個胖子!
很奇怪,看到這些,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和大陸內地作個比較。
二十多年前到大陸各地,滿街的行人、腳踏車,如同螻蟻,
外國媒體因為他們全都穿著藍布大褂,而稱呼他們為「藍色螞蟻」。
曾幾何時,大陸經濟開放,各地建設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改善,四處旅遊,
甚至還聽到他們看不起朝鮮人的埋怨。
作為「兄弟之邦」的朝鮮人,也會有這一天嗎?
※※※※※※
從平壤回來一個月左右,
種種新鮮、興奮猶在心中盪漾,
卻一連看到好些有關朝鮮的新聞報導,
包括南韓的演習、朝鮮將送十二萬人到中國大陸作工,
朝鮮半島遇到大旱,糧食欠收在所難免….
很快,我就回到了現實。
(什麼是事實?如雨如霧,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