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山西人以麵食自豪,

「一天三餐,餐餐不同,一年365天不會重覆」,

表示麵食花樣之多。

入境隨俗,雖然團體旅遊吃的是和菜,

仍不忘問一句:「有沒有麵?」



全程我們前後吃過刀削麵、拉麵、剔尖、窩窩頭、饅頭、包子、

小月餅、烤餅、花捲、寬麵條、家常麵、清湯麵、酢醬麵、拔爛……等。



其中比較特別,至少我以前沒有看過、聽過,也沒吃過的是「攸麵烤姥姥」

(當地人在「攸」字上還要加草字頭,電腦找不到這個字)

據地陪說,那是和好的麵團,用手指一轉,就成一個小型環狀的麵皮,

立在盤子上,一個挨一個作好後,放在蒸籠裏蒸熟。遠看好似蜂窩。

 



吃的時候,可以依口味澆上各種澆頭,濃稠、清爽、輕重口味隨意。

吃在嘴裏,QQ的,頗有咬勁,還有麵香,很受大夥的歡迎。

 

地陪說,這種麵食因為全看手的巧勁,現在年輕人會作的已經不多了,

因此,想吃的話就得靠姥姥作才吃得到。也因此有這個名字「靠姥姥」。

 



原以為在山西可以吃到一頓麵食大餐,但是旅行社沒有如此安排,

卻以師傅的拉麵現場表演取代。

年輕的師傅賣力的演出,可惜的是功力火候還差上一點,

在緊要關頭時,細長的麵條總是不聽話斷了線,

只見他巧妙的一收一捏,仍然完成了表演。

 



麵總是一把一把的下著吃,這回也開了洋葷,

吃麵居然是一根根的向服務生要,才有得吃。

地點在大同市一家標榜吃健康火鍋的餐廳。

 



那天我們主要是吃涮羊肉,一人一鍋,吃到飽。

各種肉品和搭配的蔬菜、放在餐桌中間,自由取食。

但是因為每盤的份量不是那麼多,

無論是肉是菜,一上桌,就一掃而光,

於是,不停的要服務生補充,同時又問道:「有沒有麵啊?」

「現在就下麵嗎?我們是現場拉的。」

聽到這回答,可引起了大夥兒的興趣。

 



只見服務生戴上輕薄型的手套,

拿起一根一吋寬左右的麵條,一甩一抖的,

拉成了一個人身長的麵條,就往想吃麵的人的鍋裏放。

 

我們八個人一桌,一共兩桌,當然每人都要「一根」,

可是,麵條一盤只有六根,

於是一桌剩下的兩人只得等服務生向廚房取貨,才能吃得到。

一來一回,總有五分鐘的耽擱。

這下可好,這邊才補上「貨」,

那邊已經吃完,又要求再來「根」麵」。

 



一團人七嘴八舌,讓服務生忙得團團轉,

原來堆出的笑臉早已垮了下來,

不停的拉麵、不停的下麵、不停的問:「還有誰要來根麵嗎?」

結果,一頓涮羊肉吃下來,

肉質如何完全沒有印象,

只記得「吃麵是以一根根計量的,吃在嘴裏,有咬頭,好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tt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