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月潭,遊湖是必須。
(水社碼頭專供散客登船,大型團體另用朝霧碼頭)
最經濟的方式是在碼頭搭乘交通船,停靠兩站。抓好船班,50元船票可以周遊一圈。我們則是參加飯店的遊湖活動: 由飯店專車送往碼頭,搭乘專用船隻。
(飯店專用之遊艇)
在水社碼頭上船,由專人導覽介紹周遭景色,停靠兩站,上岸自由活動各20分鐘左右。全部活動2小時,送回飯店結束。一人350元,相對雖然價錢高了一些,但是省了好多事、時間和體力,也是說得過去。
晴朗的豔陽天,白雲也不或讓,船艇激起白色浪花,天上、水面相映襯,形成漂亮畫面。
年輕時的記憶只有涵碧樓、毛王爺和光華島。遊湖時首先打探現況,喔,「故人」都不在了。
說的也是,上個世紀的事,物換星移,加上921地震的影響,一切變化太大了。船離開碼頭沒多久,「涵碧樓」出現眼前,只是此樓非彼樓,雖然改變已有一些時日,也曾聽說,真的親眼目睹,內心的衝擊還是挺大的,現實把我從回憶中拉了出來。
那光華島哩? 導遊指著船經過漂浮在水面的綠色物體,這就是。
(取自日月潭風景管理局官網,右方斗笠狀即為光華島)
怎麼可能,記憶中,光華島是矗立在日月潭中間的一個小島,多少照片中有她的身影。「你是在講古吧? 」同行的老妹和女兒異口同聲地回應。
眼前的綠色浮噢,現名為「拉魯島」,(Lalu,邵族語是心中聖島之意) ,在921地震後,鑒於光華島露出水面面積縮小,決定整修保留。結合邵族三大元素:茄冬樹、白鹿傳奇和邵族七大姓氏,四周圍以浮田呈現。
邵族人傳統上把茄苳樹的每一片葉子都代表一個邵族的生命,遊艇經過時可以看到大樹生長良好,顯然受到不錯的照顧。
玄光碼頭是遊湖的第一個停靠點。從碼頭上去沿著左邊石階登高十分鐘即可抵達玄光寺,這裡供奉著玄奘大師。
站在欄杆遠眺湖面,風景絕佳。再連接拉魯島到對面的水社碼頭拉成一直線,左邊湖面形同月鉤、右邊形似日輪,日潭、月潭合而為一,正是日月潭。
如果時間許可,又有體力,可以走另一石階往上到玄奘寺, 那裏供奉的是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以及釋迦牟尼佛。再繼續往上前進800公尺左右則是慈恩塔。當然愈高視野也愈佳,可以飽覽湖色風光。
登船繼續航行,伊達邵碼頭是下一站。白天的景色截然不同於前一天夜裡所見。這才看清原來這是一個現代高樓充斥的碼頭。
踏著浮動橋板,穿過遊客中心前往商店街,「這裡就是以前的德化社! 」
老天,這是我之前來過的地方嗎? 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可尋,回家翻找舊照片,我真的曾在這裡換裝和同學合影留念過呢!
時間有限無法深入探訪,倒是老妹買到導遊推薦的高山高麗菜炸餅,香甜酥脆可口。
心中還有一個疑問「當年紅極一時的毛王爺後人還在嗎? 」「沒聽過 」是第一個反應,「邵族現在是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少的,只有800人左右。 」
(和遊艇船長合影留念)
的確,時代巨輪不停滾動,日月潭也在改變,是每個到台灣旅遊的大陸遊客必訪之景點,各項設施應運而生,新的想法作為付諸實現。
多年後重臨舊地,撿拾些許片斷回憶,「啊!?? 」「不會吧? 」「在哪裡? 」是我最多的反應和感觸,想想自己步履已經放慢、記憶不復當年、體力也衰,還能探訪了一心願,在明媚的湖光山色中徜徉,真是托天之福。揮手告別伊達邵碼頭,遊湖活動告一段落,我們將繼續探訪這個風光旖旎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