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絕對想不到,一切美景是從這裡開始。
一個不起眼的小橋、流水,會帶給我們一趟難忘的旅程。



此處標高約
800公尺左右,
從山下路繞著山道蜿蜒而上,
山勢不高,
但是整個奉化溪口鎮全在腳下,

青山綠水,層巒疊翠,好一片農村景色。

五年前開光落成的巨大彌勒佛忽焉在眼前,忽焉在身後。
這是重新整建後古剎雪竇寺的標誌。



走著走著來到一個停車場。
下車一看,是「三隱潭」的入口處。
從這裡進入景區,是一路下坡路。地勢雖陡峭,
但舒適的台階帶領遊客進入一個又一個的美景。



一路只聞流水聲,卻不見流水蹤影。
216級台階之後,一泓潭水出現腳下。
再抬頭一看,一股瀑布從危崖夾縫中竄出、自天上奔流而下。
那不就是剛剛看到的那個豪無「動靜」的流水?
自高而下,氣勢軒昂。

崖壁上「隱潭」兩個大字,表明正身,咄咄逼人。
潭邊一座龍王廟,香火不斷。
這就是「三隱潭」中的「上隱潭」。



古云:「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傳說中,
「上隱潭」藏慝著能夠呼風喚雨的青龍,是求雨之地;
「中隱潭」出沒的是黃龍,為求財之地;
「下隱潭」盤踞的是赤龍,乃求官之地。



導遊要我們特別注意這裡的地貌,
「上隱潭」形成於晚株羅紀時期,距今約一億三千萬年左右,
由火山活動後期噴溢出的熔岩構成。
由於原始地形較平緩,在岩漿凝固時,成垂直裂隙發育,
因此在水流不斷沖蝕下,形成了地勢陡峭的地貌景觀。



繼續沿著石階下行,沿途澗水、巨石,渾然天成。
前一晚下過大雨,這會兒陽光露臉,
涼風習習,
水流也特別充沛。
當地導遊都說我們運氣特別好。
環視四週山岩巨石,每個都有傳說、故事。
穿過八角亭,另個瀑布出現在眼前。
和「上隱潭」的幽險比較,「中隱潭」顯得清秀。



從這裡往下,一路溪水潺潺,四五百公尺後,
就是「奇秀雙絕」的「下隱潭」,也是景區中最迷人的。
這裡集瀑、洞、潭、峰於一地。



首先要通過「聚財瀑」,巨大岩石間,
瀑布
水勢強勁,象徵著財源滾滾。



接著,跨過的便橋、索橋欄杆上,
都有象徵兩情相悅的紅布條或情鎖。
原來,這裡有個美麗的傳說:
南海龍王的女兒小龍女與東海龍王之子青龍,
歷經磨難結為夫妻,最後化為兩條形影不離的瀑布,
千年相守。


兩支瀑流款款匯入情人池,人們稱它們為「鴛鴦瀑」。
於是,情侶們來到此地都會祈願,表明心意。



沿著步道前行,另支巨瀑頂端迎面而來。
從氣勢看來,比前面看到的都要壯觀。
扶欄俯視,兩道彩虹掛在瀑布上,絕美。



連忙下行,來到「下隱潭」,瀑布自天而降。
一塊巨石上鐫刻著蔣公中正的題字:
「雪山名勝夸東南  不到三潭不見奇」。



同行的夥伴拿出一張蔣公和經國先生及孫子合照,
正是在這個瀑布前的留影。參照蔣公日記,
他曾多次前來遊歷、觀瀑,並寫下他的觀感。



欣賞完「三隱潭」,雪竇山景區的美景才看了一半。
穿過竹林,跨過騰雲橋、潛龍橋、九龍橋,
澗水在腳下的巨石間,奔流向前。
濃蔭蔽道,老樹巨根糾結。



來到幸福車站西站,我們要搭乘電車到東站,
繼續前往其他景點。流線型的電車在山谷間奔馳,
節省了不少體力。



「東浙第一瀑」千丈岩就在眼前,高空纜車穿越而過。
這是「觀瀑」的第一個「位置」,從空中欣賞。



下了電車,往下走,來到瀑布底,
可以深深感受到飛瀑的磅礡氣勢。
說是「千丈」岩,有些言過其實,實際落差約 186公尺。
但是,仰頭張望,峰頂直插雲際。
「仰止橋」名符其實,在橋上觀瀑仰之彌高,
造物者的神奇令人稱奇。
這是第二個「觀瀑」的好位置。



這時候,我們又要搭乘纜車,騰空飛過到山谷的另一頭。
下了車步行數分鐘,來到「妙高台」。
這是蔣公於民國17年在這裡特別修建完成的兩層樓小築。
每次返鄉,他一定遊雪竇山,登高、觀瀑、讀書、靜思。



蔣公自題匾額「妙高台」高懸二樓正中央。
文革期間,一農民取得用它背面作捍麵板用,
因而躲過紅衛兵的破壞而得以保存下來。
不過,房舍本身卻遭破壞,1986年重建復原。
原來在正門進口處的清初雪竇寺方丈石奇禪師的舍利塔,
改放在了天井的正中央。

樓房二樓是會客室、臥房、及書房。
蔣公曾說此處「妙不可言,高不可攀」,
指的是氣溫、風景、建築絕妙。
而從雪竇山頂俯視,只見平台不見峰。
從山下仰望,卻只見山峰不見台,成為景區中的一絕。
也成為中日戰爭期間,日軍轟炸奉化時唯一躲過一劫的景點。



屋外有兩座涼亭,是觀賞風景的好所在。
大門外有一平台,三面峭壁,下臨深淵,
是眺望風景的絕佳地點。
平台上突起石石塊有如「老虎聽經」傳說故事。
平台中間有一突起石塊,有如板凳,
據說,蔣公每每喜歡坐在上面。
現在遊客到了這裡,也要「上座」,沾點好福氣。



「妙高台」距離千丈岩瀑布口不遠。
在對面崖邊的「飛雪亭」可以平視它的飛騰起點。
此時,「千丈岩」三個大字,清晰可見了。
這裡和瀑布底的「仰止橋」正好上下呼應,
是「觀瀑」的另個好位置。



步出出口,回首張望,
原來這裡是景區東邊的另個出入口。
只不過,從這裡進去到三隱潭觀景全部要上坡登高,
可以視個人體力選擇最合適的方法、途徑。



一方秀麗的錦鏡池隔開了千丈岩和古剎雪竇寺,
這裡曾經吸引了南宋到清末,無數的文人和詩僧前來,
隨著古剎的一再興衰、改建,
當初為了風水而建的寶池,已失去當年的作用和風華。



這時,號稱全世界最大的彌勒金佛,笑咪咪的迎著人們。
「四明第一山」,蔣中正民國十六年親題的門額高掛。
雪竇資聖禪寺,位於雪竇山的中心。
寺院創於晉,興於唐,盛於宋,至今已有1700餘年。
曾經五度被毀,數度重建。
但無損它在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南宋時被定為「五山十剎」之一,
明時被列為「天下禪宗十剎五院」。
目前則是第五大名山~彌勒道場

蔣公家也和它有著密切的關係。
蔣母王太夫人在嫁到蔣家前,
曾禮雪竇寺果如禪師為師,出家三年。
方丈太虛法師曾應邀為蔣公原配毛福梅講解「心經」。
他個人也不時造訪,向法師請益,結下不解佛緣。



端坐海拔
369公尺山坡的彌勒大佛,淨高33公尺,
整個高度有56.74公尺。用了500多噸的錫青銅鑄造。
已成為奉化旅遊重點之一。



寺廟內部,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
鼓樓、鐘樓、觀音殿、藏經閣、藥師殷等,一應俱全,
建築本身十分論究,飛檐、廊柱、大殿內,金碧輝煌,
上香祈福民眾絡繹於途。
但是,遊覽名山後充塞內心的那份悸動,
卻在現代嶄新的「古剎」中,沖刷殆盡。
是我佛緣不夠還是..至今仍在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ttyyu 的頭像
    bettyyu

    bettyscyu的網路日誌

    bett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