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樣的流水,不同的風情;
一樣的石灰華,不同的形貌;
一樣的國家公園,不同的重點。
達爾馬提亞的科卡(Krka Nat’l Park)國家公園,令人眼睛一亮。



領隊早就預告,這天又要走路,看瀑布。
他還怕大夥兒看過了十六湖國家公園後,會對瀑布「無感」,
他特別強調,我們將繞著瀑布走,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把它看個夠。



真的,連遊玩的方式都不太一樣。
這個公園以七座瀑布、兩個湖的景色出名,
在公園內遊覽有很多方法: 乘船、騎車、徒步健行。
限於時間,我們無法「全覽」,只能挑重點,
以地勢最低的大瀑布(Skradinski buk)為主。



但在趨近欣賞之前,先在河口Skradin登船遊河,
認識它的週遭環境,同時把遊客送到大瀑布的腳下。


   

這裡水流平緩,不少歐洲旅客搭乘仿古木造船,
由亞德里亞海進入河口,登岸遊覽。



全長近
73公里的科卡河,流經高山,由東向西注入亞德里亞海。
全程穿切石灰岩地形,溶解出來碳酸鈣,
加上藻類、苔蘚不斷累積、沈澱,造成許多石灰華台階。







河水穿過峽谷、台階、高低落差構成了瀑布,一道又一道。
沿岸的植被、花卉、鳥類,千變萬化,形成獨特的生態環境。
科卡國家公園就以她的中、下游為主要範圍,面積達109平方公里,
1985年成為克羅埃西亞的第七個國家公園。


(圖右即為第一座發電廠)

半小時左右的河上之旅後,登岸開始徒步沿著步道,探索瀑布風光。
設置國家公園主要目的是要保護這裡特有的喀斯特地形和生態,
但因為這裡開發甚早,利用它的水力,有磨坊、有染坊、還有水力發電廠。


(老電廠及老街道資料照片)

早在
1895年,當時市長Ante Supuk想到利用河水的充沛水量發電,
來點亮附近大城Sibenik的路燈,
工程師Vjukostav Meischner竭盡心力,
建造了歐洲第一座水力發電廠,成功的轉換成交流電。
之後,運轉順利,電量增加,
領先威尼斯、羅馬、布達佩斯與倫敦等歐洲知名城市,
這座電廠一直運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

和十六湖國家公園最大不同處,這裡「人」的因素比較多,
除了教堂、史前遺跡之外,可以看到「可以游泳」的標誌,
這是在一般國家公園絕對想不到的事。
我們到訪的時間~五月下旬~,天氣還不夠熱,因此沒有看到泳客。
後來查看一些遊記,
盛夏的瀑布下、湖泊中,真的都是戲水人潮。



步道走起來並不困難,走走看看,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聽那瀑布奔騰、傾瀉、飛濺的豪邁聲勢,
欣賞週遭各種林相、捕捉奇花異草、珍奇小動物的身影。



石灰華台階在清澈湖水映照下,展現各種色彩,
碧綠的藻類、苔蘚,格外迷人。



一座磨坊出現眼前,刻意保留了先人作業的痕跡,
流水不斷,和大自然共生應該是最好的生存法則。



一個上午的健行,等於是包著大瀑布繞一圈,
它長800公尺、寬達400公尺,一共有十七個台階,最大落差達47.7公尺,
以每秒
55立方公尺的流速宣洩而下,
隆隆流水聲加上萬馬奔騰的氣勢,
不愧是歐洲最大石灰華瀑布。任誰都會留下難忘的印象。



克羅埃西亞的觀光旅遊很多海報以這裡作號召,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tt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