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遊覽車一路駛向斯洛文尼亞西南角,
我們來到了斯國濱海的皮蘭港(Piran)。
湛藍的天空、碧藍的海水,和前幾站完全不同的風情。

(自山丘下俯視全城,中為塔提尼廣場)

這裡面對的是亞德里亞海的東北角,
隔海和義大利遙遙相對,是伊斯特里亞半島上的一個城鎮。
沿著碼頭邊,順著房舍走,沒多久,就來到一個廣場,
就像一般歐洲城鎮的廣場,中間樹著一個雕像四周為建築物包圍著。



心裡納悶,「到這兒來看什麼
?
領隊不慌不忙的繼續在車上對這個城鎮的介紹。
歷史上對皮蘭有詳盡介紹是從西元七世紀開始,
拜占庭在這裡作了防禦工事,防止斯拉夫人的進入。
羅馬帝國滅亡後,換了不少的統治者。
包括了威尼斯共和國、拿破崙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德國、南斯拉夫等,
在不同朝代、時期,皮蘭一直以貿易取勝,尤其是當地盛產、質量均好的海鹽,
讓她穩穩站在亞德里亞海一隅。



因此,今天在皮蘭,無論街道、房舍、居民,都有濃濃的義大利味。
市政廳,象徵威尼斯的獅子,高踞屋頂。


(取自wikipedia 上為填海之前情景;下圖為十九世紀的情景)

滄海桑田,廣場原是海港的一部分,
如今填海、造地,成了居民活動重心。



廣場上一棟精緻的粉色樓房,極為搶眼,
紅色牆面、白色窗櫺、小巧可愛的陽台,典型的威尼斯建築風格。



一樓店面販售的正是斯洛文尼亞人引以為傲的海鹽和相關產品,
吸引著遊客。
物換星移,過去的風華不再,當地居民正是以觀光為主要收入來源。

(旅遊官網 )

廣場上的雕像,一手拿著小提琴,一手執弓,
是當地出身、名揚義大利、歐洲,音樂界的奇才塔提尼(Giuseppe artini1692~1770)
他在小提琴的演奏、作曲、理論各方面,到今天來看都難出其右。
義大利人爭說他是義大利人,斯洛文尼亞人當然不肯,
廣場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塔提尼廣場。
每年都會在定期舉行音樂會紀念他。()



模仿威尼斯著名鐘樓蓋建的鐘塔,
是當地的地標,
挨著聖喬治教堂而建,位於小山丘上,
沿著蜿蜒坡道,朝著鐘樓方向登上丘頂,即可見到聖喬治教堂,當地的守護者,
教堂內低調的裝飾,賜福祈願的人們。




在這裡,皮蘭美麗的風光,盡收眼底,
塔提尼廣場,就在腳下。
依坡而建白牆紅瓦、擁擠的屋群、彎曲的弄堂,旖旎的海岸清晰可見。




千餘年的歷史,城牆已經傾圮,爭戰只成追憶,
但是,文化遺產卻是處處可見,
雖然來去匆匆,無法細細品味,
不過,還是慶幸這樣的邂逅,
時間儘管短暫,
人們的熱情仍然讓人深受感動。




******
註:
Giuseppe Tartaini簡介



說來慚愧,對音樂一竅不通的我,當領隊提到塔提尼這個名字,
我完全沒有感覺。
回來後查資料才知道他的「豐功偉業」,
值得一記。

皮蘭出身的他,家裡希望他成為修士,因而接受了基本的音樂訓練。
後來在學校學法律,並精於擊劍。
父親過世後,他娶了家裡反對的女孩為妻。
同時也受到女方家族的反對,被迫離家前往義大利,進入阿西西的修道院,避人耳目,
開始學習小提琴,從此欲罷不能。



他不僅鑽研演奏技巧,同時作曲,寫出無數小提琴協奏曲和奏鳴曲,
最著名的作品「魔鬼的顫音奏鳴曲」,以高難度的重音奏法(Double Stop)顫音(Trill)聞名,
以今日的標準來說也是很難。
傳說,他是在夢中和魔鬼相會,魔鬼的演奏讓他神魂顛倒,喘不過氣來。
醒來後,他拿起提琴,寫下樂句,震驚世人。
而據他自己說,和他在夢中聽到的仍有天壤之別



塔提尼後來開班授課、從事理論研究多,名聞歐洲乃至全球。
不過,後人想要研究他的作品系統,卻有因難。
因為他從不在曲譜上註明日期,並且經常在發表之後又一再修改。
演奏他的作品、研究他的理論,成了音樂界的一大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tt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