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是不丹的最好寫照。

在盡量不破壞自然的原則下,

這個山國中,路無一里直,處處是盤山路,九拐十八彎。



橋有無數多,跨過溪流、橫過河川,

橋的另一端,是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等待著人們。

 



橋上,經幡飄飄,充滿了敬天畏神的氣氛,也滿是祈福的氛圍。

橋的另一端,是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等待著人們,

把人們帶向市集、引入廟宇佛殿,邁進宗堡(Dzong)。

 




熱鬧的市集,集合了所有的手工藝品, 任 君挑選,

也為當地店家、居民多提供一個掙錢的機會。

 

 
   

踏上橋頭,收起塵世的凡心,準備接受佛祖的教誨、沐浴在佛光普照中。

 


(Paro Rinpung Dzong)

宗堡,是不丹傳統的建築,

如同中國傳統工法,巨大的木材、柱子,全部用卡榫方式建造,

斗拱的運用如出一轍,令人歎為觀止。

加上精心的彩繪、雕刻和當地獨特的民俗圖騰,

每處的宗堡都是獨一無二。

 


(Punakha Dzong)

就像歐洲各地的城堡一樣,防衛是首要的功能。

因此不是高踞山頭,居高臨下,就是位於河流匯流處,扼險要的地勢。

如今,不丹20個省都有一個主要的宗堡,

是行政和宗教合署辦公所在,即政教中心。

高大的圍牆中有一廣場,中間有一高塔,

四週高聳建築一半是行政單位用,

一半是宗教用途,包括修道院、僧侶養成所,對外開放的也是這一部份。



(Paro Rinpung Dzong)


Punakha Dzong

受到天災、包括地震、水災、火災等的九度侵襲、摧毀,

Punakha Dzong依然屹立在父河(Pho Chhu)和母河(Mo Chhu)的交會處,

儘管一再的創傷、修復,卻始終保持原有應有的風貌。

窗櫺、門飾、廊柱、屋簷、欄杆等,都值得仔細觀賞,

充分顯示不丹工匠的巧手,展示著它的傲人風範。

 



是橋,把人們帶向彼岸;是橋,結合了兩岸的人們,

是橋,縮短了彼此的距離;是橋,提供有緣人在此相會、聚首。

珍惜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tt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