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就這樣,棍子一轉,它就有不同的表情了」,
在烏茲別克的市集中,遇到這位木偶製作人,
活靈活現的手法,逗得觀眾嘖嘖稱奇。
再仔細一看,他所作的偶,都和他長得一個樣子。



 
從首都塔什干,到南部的古城希瓦、布哈拉或是薩馬爾罕,
無論走在街頭、逛到市場、穿過小巷,
甚至進入「古蹟」清真寺參觀,
都可以和各種「偶」巧相逢。

 

布偶,雖然面部是平面的,
但是表情各異,
透過各種服飾,訴說著它的背景和故事,
於是,傳奇故事「阿里巴巴」出現在眼前;
款款深情的公主和王子依偎在一旁。

 
 
細緻的臉部有的竟是用報紙作的。
原來他們用紙漿,一層又一層的揉搓、擠壓、陰乾、再製,
最後成了硬綁綁的面具,摔在地上,鏗鏘有聲。

 

製偶人強調「手工製造」、「家學淵源」,
爸爸畫臉譜、媽媽作衣裳、兒子作偶身,
這種「家庭手工業」,不但保存了烏國的傳統手藝,
還為國家帶來不少外匯。
 
再仔細端詳,
各地的偶,有著不同的面相。
在第二大城薩馬爾罕,還有一個偶劇場。
距離我們住的旅館不遠,
利用自由活動時間,按圖索驥找了過去。
 


可惜的是,不在「偶戲季」期間,
這陣子沒有演出。
但是,工作人員相當友善,放我們入內參觀。
巨型的偶站在不同房間的入口處,歡迎到訪者。
這裡不只是劇場而已,它還是一個工作坊,
教小朋友認識戲偶的製作。
走過幾進房間之後才是劇場。
可以容納兩百人左右的觀眾,
劇場兩旁的牆上掛著不同造型的戲偶,
益增「偶劇場」氣氛。
想像演出期間,一定可以帶給小朋友無窮的歡樂,
童稚興奮的叫聲、笑聲,充塞著整個劇場。
 


事實上,在烏茲別克不只這種戲偶引人注意,
各式陶偶更在各處向遊客招手。
瞧他們,各個笑容可掬,
有白眉、有鬍鬚、或露牙、或仰天大笑,
身形不一,環肥燕瘦,各有巧妙。



難得的是,儘管在不同地方,造型不同,
但個個表情栩栩如生,毫無匠氣,
讓人看了愛不釋手,
帶個回家,當然不夠,總要替他們多找個幾伴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ttyyu 的頭像
    bettyyu

    bettyscyu的網路日誌

    bett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