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林麗卿老師傳來的呈現影片和照片,反覆看了幾遍,感觸良多,倒不是對演出內容有所感,而是全班同學克服萬難,通力合作,在老師率領下照計畫順利完成,真是不容易。且聽我細說。
四月間,林麗卿老師的樂齡戲劇進階班在千呼萬喚中開班了。因為疫情關係,不容易招到足夠的人數,老師決定把初階和進階兩班合併上課。這是一個嶄新的嚐試,如何兼顧不同經驗同學的需求,考驗著老師的智慧。
按照預定課程,甚麼時候該分組、甚麼時候同時進行,老師成竹在胸。
透過對鏡頭自我介紹,一方面訓練對人群說話,還要顧到拍攝角度,既讓同學認識又表現自己,看似簡單,要做好並不容易。
透過遊戲,其實每個遊戲都有目標,培養彼此的默契、建立信任感、感受雙方的給與受、能量的傳遞。
要求觀察人,和家人的關係、以「靜像」表達觀察所得,說出職業的特性。。。
兩兩一組傳球,運用肢體捕捉瞬間的張力表現。
即興創作、情境探討,則是進一步深入戲劇的內涵。分組進行,按照成員的特性給予不同的命題。不同組合有著不同的火花,青澀有青澀的可愛、經驗老道人就不一樣,有勁道。
(「冬」的劇本首頁)
一切順利進行直到疫情惡化,無法再上實體課了。老師及時發下預訂呈現時要表演的劇本。依照初階和進階班的人數,分成兩組,分別演出兩個短劇。分配好腳色,開始線上上課。我們雖是樂齡族,網路上課可沒難倒我們。老師建立了不同群組,他兩邊竄跳,介紹劇本內容、表現重點、分析腳色特性、督導同學讀本、糾正缺失、示範演出。。。 並且錄音發給大家作改進參考。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同學中有家人病篤,需要照顧,有人本身身體違和、有人要送女兒赴美入學,幾乎每周都有新狀況。 好在老師經驗豐富,見招拆招,靈活調度,兩組人員相互支援,放到合適位置,每週還能準時隔空對詞。
(「全球化」呈現。左: 陳九蓉拔刀相助演出,戲劇科班出身,渾身是戲;右: 馬佑敏,會導會演,牛刀小試)
這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眼見要開天窗,老師總能迎刃而解,最後還情商她學戲劇的女兒客串一腳色,才讓兩組人馬按照原定計畫繼續讀本。
(「全球化」排練)
(「全球化」呈現)
然而,戲劇呈現必須走位、演員面對面互動、才能有反應、情緒表達。終於在疫情稍緩時,恢復在課堂實體上課,趕忙排練。由於兩組人員有重疊,必須一組排了再排另一組。
(「全球化」呈現)
進階組呈現的是賴聲川的「全民亂講」劇本中的一段「全球化」。講述飛機上因為語言不通造成的荒謬事件。六個人出現國語、台語、英文、德文和日文,有順利溝通的、有辭不達意的、有雞同鴨講的、有自說自話的,彼此的對答、反應,必須精準、明快,失掉節奏就沒有效果。
這時演員之間的默契十分重要,要有默契必須靠不停地排練。這時老師明快的指點、糾正,示範。缺人時,跳下來頂替,看著老師瞬間進入腳色,聲音、表情到位,真是很過癮,也難怪是活躍舞台多年、教導、推廣戲劇不遺餘力的戲劇「老將」。
大夥將士用命,最後順利完成呈現。
(在「冬」這一組,我以說書人身分串場,彩排中)
初階組呈現的是老師自創劇本「四季」中的一折「冬」,探討父母老邁,子女奉養,如何面對生命末期的問題。說來也巧,同學中有母親病故的,有父親進出醫院頻繁的,演戲的、看戲的都是心有戚戚焉。
這組是狀況連連,老師除了要讓初次接觸戲劇的同學很快抓住表演竅門,還要面對人員不時變動做因應。另組支援外,臨到呈現前一天,出國的同學才解除隔離,緊急應召,火速加入,成了救火隊,讓呈現圓滿完成,真是應了好戲多磨這句話。
( 呈現結束後部分同學合影留念)
跟隨林麗卿老師三期,學習戲劇表演,好玩是本來的動機,但是在課堂中學到的超乎預期。拓展生活圈和經驗是當然,更重要的是以不同的角度去看戲劇,戲劇本是反映人生,在人和人的相處中,觀察、傾聽、關懷,十分重要。演員在舞台上嘻笑怒罵,化作各種腳色,點醒台下的觀眾某個現象、問題、情境,台上台下產生共鳴,這正是戲劇迷人的地方。
「全球化」呈現影片
「冬」呈現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