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中,手舞足蹈,不是不敬,
而是覺得太神奇了。
只是幾塊黑石板,怎麼就會產生回音,而且傳得又遠?
忍不住,就用踢踏的方式來試試看,靈不靈?
還真不是「蓋」的,輕輕一踩,一連幾個回音竄遍全寺,
曾有科學測試指出,廳內可產生49個回音,
當然,那遠遠超過了人耳的辨識能力。
而正因為有這種效果,教長可以不用費力,
就把誦經、講道內容傳到廳內每個角落和中庭的教徒耳中。
地陪指出,清真寺圓頂外部高達51公尺,但是內部只有36.3公尺,
這種雙層圓頂的建築加上精密的計算,
讓這個歷史悠久的聖堂具有絕佳的音響效果。
提起這座清真寺,還真是鼎鼎大名,
它位於伊朗中部大城Esfahan的伊瑪目廣場(Meidan Imam),
是當地著名的地標,叫作伊瑪目清真寺,或是國王清真寺。
是薩非 王朝名 君阿巴斯一世的建樹之一,
於1611年開始動工興建,費時十八年完工。
和其他清真寺不同的是,
它的入口和聖堂不在一個軸線上,有著45度的偏差。
這主要是因為門面必須配合廣場的整體性,
而聖堂的正面龕又必須面對麥加方向,方便教徒禮拜。
寺內還包括了伊斯蘭學院,是傳道、講學的重要場所。
共有四個高聳的宣禮塔,可見其規模和地位。
大門立面高達 三十公尺 ,舖滿了藍色和綠色的瓷磚,
花、葉、蔓藤和幾何圖形,搭配著伊斯蘭文書法在內,
綿綿密密不中斷,色彩艷麗,變化多端。
拱頂蜂巢形的裝飾,花式繁複、工整而細緻,
把馬賽克藝術發揮到極致。
大理石的基座,讓拱柱更為厚實、穩重,
被人摸得發亮的門環,說明了清真寺的年代和歷史。
從裏到外,整個清真寺無論外觀、柱廊、穹頂,
觸目所及全是藍色基調的裝飾,
間或摻雜著金色、白色的小花,
精細的圖案、巧妙的佈局,完全沒有「留白」的設計,
讓人目眩、讚歎。
據稱,全寺一共用了十五萬塊大大小小的瓷磚。
日光透過花窗投灑寺內,讓藍的更藍、時時呈現不同的面貌,
也難怪它還有「藍色海洋清真寺」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