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烏茲別克?在那裏?去看什麼?」
這是每個知道我要成行後的第一個反應。
的確,我們對這個中亞古國,知道的太少,
即使遠在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就已經到過這裡,
更遑論成吉思汗曾經遠征至此,
甚至在花刺子模(現今的第二大城撒瑪爾罕)屠城。
雖然是中亞細亞的一個內陸國,
但在十四世紀帖木兒帝國時期,
她橫跨歐、亞、非三洲,
也是大絲路的重鎮。
歷經波斯人、蒙古人、突厥人、阿拉伯人和俄羅斯人等的入侵,
造就了這裡種族混雜、文化多元的特色。
也正因為這種混雜,使得外來遊客在大街小巷,
試圖找尋她的特色,有些茫然…….
而我們在抵達和離開時,
都有著難忘的「奇遇」,
讓這趟旅行是「有始有終」,難以忘懷。

(左)前往塔什干班機告示牌 (右一)塔什干機場夜景
(右二)機場大廈填寫報關單旅客
從曼谷搭乘烏茲別克國營航空前往首都塔什干,
飛行時間六小時,午夜抵達,十分準時。
接駁車把乘客分成入境和過境兩種,
分乘兩輛車進入機場大廳後,各自帶開。
只見本國人陸續過關人境,
需要辦理落地簽證的我們這團十二名旅客和一位領隊,
以及一位澳洲人和一位韓國人,
在移民關前攔了下來,
因為,辦理簽證的「官員」不在位置上。
一個像哨崗的亭子,空空如也,
大夥兒只得傻等。
如此過了近半個小時,
其間,機場人員曾經前來表示已經電話通知相關單位,
仍然讓人望穿秋水。
終於,有人從一個小邊門走了出來。
領隊拿出我們的名單和當地旅行社的「邀請函」,
送進窗口。
雙方嘰哩咕嚕一陣,聽到領隊說:「沒人跟我說。」
原來,我們是辦團體的落地簽,原以為只要核對名單即可,
不料,辦事人員跟領隊索取每人美金二十五元,
否則無法放行。
結果,當然是「遵辦」。
於是眾人排隊依序通過移民關卡,
總算進入了烏茲別克首府塔什干。
凌晨兩點多住進了飯店。
……..


我們住的旅館。(左一)塔什干(左二)烏爾根奇(右上)布哈拉(右下)薩馬爾干


我們住的旅館。(左一)塔什干(左二)烏爾根奇(右上)布哈拉(右下)薩馬爾干
所有行程按照預定計畫進行,
除了一趟搭機改為搭車,(後續再作說明)
總體來說,相當順暢。
九天很快過去,又是午夜的班機要離去。
前往機場之前,領隊再三叮囑,
入境時繳交的報關單副本,一定要夾在護照中,
到了機場,再填一張出境申報單,
除了原來申報的貴重物品之外,
用剩的錢幣金額一定要照實登記。
於是,進入機場出境大廳,
只見每位旅客都埋首疾書,只怕出關時有不必要的麻煩。
辦完登機手續,順利取得登機証,
大夥兒依序通過海關檢查人員,
只聽他們對著我們直喊「YOU」。
正好我們姐妹倆站在隊伍前,
心想,應該不是叫我們吧。
但「YOU」聲不斷,
我在過關之後好奇的往旁邊檢查室伸頭張望。
檢查人員指著一口箱子,問是不是我的。
我連忙看上面的名牌,是我們一位團員的,
趕緊叫他進來。
原來,檢查人員透過X光認定他的行李有問題,
需要打開檢查。
問題出在一把銅壺上。
這位團員喜歡工藝品,
沿途在各地市集買了好幾把銅壺和油畫,
他非常不解,
明明是在攤子上買的紀念品,
才花了美金六十元,怎麼可能是古董呢?
這時一位彪形大漢站了出來,自稱是「專家」,
並且強調,以他的專業和經驗,這個判斷不會錯。
按照烏國政府規定,
超過五十年的工藝品一律視為古董,不得攜帶出境。
他一口咬定,這把壺的年歲在九十年以上,
自然是違反規定。
「你有店家的証明嗎?」
天曉得,跟攤販買紀念品,誰會去要購物證明哪!?
這時,領隊和我們的地陪都聞風而至,設法解圍。
其他人就先進入候機室。
可是,一個小時過去,
登機時間也已到,工作人員一再催促,
我們以「領隊尚未抵達,不便登機」為由,不肯登機。
雙方僵持到所有其他旅客都先後進入機艙,
只剩我們這十一個人。
就在最後時刻,和領隊以手機取得聯絡,
她和那位團員正要通關,大夥兒這時才鬆了口氣。
又過了五分多鐘,看到他們兩人匆匆跑了過來。
大夥兒都很好奇,事情最後是怎麼解決的。
「我們像是犯人一樣,被帶到樓上,
「一排人一再問我們在那裡買的銅壺,」
「他們說烏國語,由地陪翻譯成英語,我再翻譯成中文。」
領隊十分不滿的說道: 「更離譜的是還要我們寫悔過書。」
「他們也知道我們的班機要飛了,
「就要我們先在一堆的表格上簽名,讓我們先離開。
「可憐的地陪送走我們後還要繼續完成那些報告書。」
「還有,」領隊又說:「我們還要罰七十五美元的罰款。」
「那銅壺呢?」
「當然是沒收哦。」
「? ? ? 」
帶著疑惑,我們「準時」的離開了這個中亞古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