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來自台灣的姑娘,嫁作突尼西亞媳婦,
曾經,因為初臨陌生之地,手忙腳亂。
曾經,因為言語不通,足不出戶;
如今,她獨當一面,擔任導遊,應付裕如;
如今,她努力開發北非地區的觀光,足跡跨至了利比亞。
她是我們在突尼西亞的導遊歐玲。
第一次見到她時,是在突尼斯機場。
那已經是在離開台灣三十多小時之後。
在經過兩次轉機、前後將近十八個小時的飛行,
整個人在渾渾噩噩之中。
突然看到一位黑色長髮飄逸,身材修長的東方女子來接機,
頓時精神振奮不少。
領隊忙著清點人數,同時告訴大家,這位女士將是我們的導遊。
她穿著樸素,輕抹淡淡的口紅,開口以中文歡迎大家。
當時心想,「這位姑娘說話怎麼沒有大陸口音吶?」
就在這時,一位身材不高但相當壯碩的男士對著她用阿拉伯話
說了幾句,只見她回頭用中文答說:「馬上就好。」
大夥兒一愣,以為她兩種語言交錯使用,一時轉換不過來。
領隊連忙解釋,那是她的先生,會說中文的。
哦,原來如此。
不過,這對夫妻的故事直到兩天之後,我們一路向突尼西亞南部
前進時,她才緩緩道來,解開大家的好奇心。
他是突尼西亞留華學生,在台灣學中文期間,認識了她。
她本姓「莊」,綽號「撞牆壁」(來自她姓名的諧音)。
嫁作人婦後,跟隨夫姓,因為阿拉伯名字很長,她就取第一個發音
成為「歐」太太,別名歐玲。
十八年前,她帶著兩名幼子,跟隨夫婿回到突尼西亞,
一切從新開始。異國姻緣本來就不容易,來到遙遠的北非,
更是辛苦。「幸好,我有位好婆婆。她包容我這個外國媳婦,
小姑也對我很好。」就這樣,一點一滴的,從生活上的每個細節
開始學習,她發揮了無比的毅力和耐心,終於順利的融入了夫家,
進而踏進突國社會。
多年來,她目睹突尼西亞的改變和進步,也喜歡上這裡的新鮮空氣、
美麗的風光、還有單純的生活。每次回到台灣,反而不太能夠適應!
近年來,她開始帶團,不但接待台灣的旅客,也接待東南亞的團體。
溫文婉約的態度,每每贏得客人好感。她說:「當然,對於來自台灣的
旅客,總覺得特別親切,好像自己娘家的人。」
她熟悉突國的歷史、文化,中文表達無礙,深入淺出的增進我們對
突國的認識。她還深諳旅客的心理,適時安插逛市集的活動,一再
叮囑注意事項,貼心而週到,讓人十分「舒服」。
我們在撒哈拉沙漠行車迷路,見識到了她冷靜的一面。當時,
我正好和她同車。從發現車隊失去了方向後,到「衝出」黑暗抵達
綠洲之間長達近三個小時的路程中,沒有聽到她對駕駛有一點抱怨、
責怪的口氣,只是簡短的交談,再把駕駛的想法告訴我們。
她對駕駛有絕對的信心。
事實上,她和我們一樣,都是第一遭「夜行」撒哈拉,而且是在
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事後回想,她擔負著二十多人的安全,
內心的壓力可想而知。
旅遊能夠遇到好的導遊可以為行程生色、加分。有著歐玲的好嚮導,
不但領隊說「幸運」,我們更是要高叫:「感謝,感謝。」
期待六月底,在台北的重聚。
- May 30 Tue 2006 12:29
突尼西亞媳婦~突尼西亞眾生相(6)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